国新办新闻发布会:1.5万余名运动员参加决赛,开闭幕式有四大亮点
7月25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筹办情况。新快报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在开闭幕式、官方票务、科技应用等方面,本次十五运会将会极具新意,其中开闭幕式粤港澳三地代表团同时入场,可谓开历史先河。十五运会将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预计1.5万余名运动员参加决赛。十五运会票价将主打亲民,打造“观赛+旅游”消费新场景。
■新快报记者 高京
融合互通 首创“一赛事一次跨三境”
据新快报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十五运会将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11月21日在深圳闭幕。竞体比赛项目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其中57个小项在开幕前完成,预计1.5万余名运动员参加决赛。
群众赛事活动方面,共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其中148个小项在开幕前完成,预计约有1.1万名运动员参加决赛。
据悉,本次赛事把比赛项目分布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19个城市。其中,香港承办8个竞体比赛项目(包括39个小项)、1项群众赛事活动(包括6个小项),澳门承办4个竞体比赛项目(包括14个小项)、1项群众赛事活动(包括8个小项)。珠海、香港、澳门共同承办的公路自行车比赛,深圳、香港共同承办的马拉松比赛将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赛事。
据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佟立新介绍,在融合互通方面,此前跨境测试赛中首创“一赛事一次跨三境”和“前置查验、封闭运作、无感通关”新模式,总结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创新举措,成功破解在不同法律体系下人员、物资、信息等关键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难题,为做好十五运赛事组织开了个好头,也将为未来大湾区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融合发展积累宝贵的“全运经验”。
目前,十五运竞赛总日程已正式发布,68场测试赛已完成过半。群众赛事活动如火如荼,上百万人参加了预赛和“我要上全运”赛事活动。
开闭幕式 粤港澳三地代表团同时入场
据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委常委王曦透露,十五运会开闭幕式上,将展现出“家国情怀”“湾区魅力”“体育之美”和“科技之光”四大特点。
在“家国情怀”方面,开闭幕式中,粤港澳三地将同步升国旗、唱国歌。在仪式环节及文体表演中,将用创新形式和手段生动演绎中华传统文化,充分体现全国元素,彰显“一国两制”实践成果,热情讴歌新时代新发展新成就,彰显中华民族精气神。
在“湾区魅力”方面,开闭幕式将突出粤港澳特色,将传统非遗与现代艺术、岭南人文与现代科技、粤港澳大湾区之美与舞台演艺巧妙融合,精心创作体现大湾区融合发展与多样性的文体节目,展示独具魅力的粤语、粤剧、粤歌、粤乐。另外,开闭幕式还将以三地运动员代表团同时入场等形式,突出粤港澳三地联办特色。
在“体育之美”方面,十五运会的开闭幕式将强调“体育+艺术”,用艺术化的手段彰显体育属性,突出体育本体。
“比如充分运用中华武术、龙狮表演、太极等传统体育元素,将中华体育精神颂的朗诵融入开幕式入场仪式中,闭幕式上将会展现群众拔河比赛等。开闭幕式的每一个板块、每一个环节,都将着力展现体育的运动之美、速度之美、力量之美,呈现运动员昂扬拼搏的精神风貌。”王曦说。
在“科技之光”方面,开闭幕式秉承“科技全运”“绿色低碳”理念,建立先进技术库,探索多种场景应用,将运用裸眼3D、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技术手段,实现“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为观众呈现前所未有的震撼视觉效果。
票价亲民 官方票务平台下月上旬上线
新快报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在十五运会期间,广东将统筹全省文旅资源,打造“观赛+旅游”消费新场景。
票价方面,本届全运会票务销售将秉承“惠民利民、公益优先”普惠原则,官方票务平台计划于8月上旬上线,届时公众可先完成实名制注册、查询赛事日程,提前规划观赛行程。到8月下旬,主办方将根据竞赛组织进展,分阶段、分项目释放门票资源。
据王曦透露,本届赛事的门票定价充分考虑了惠民与公益的双重属性,热门赛事价格普遍亲民,部分赛事采取预约制,力求让更多人能够走进赛场、感受比赛、体验赛事。
赛时,广东全省17个办赛城市将推出“一城一主题”的精品文旅线路,精心雕琢文、体、交、旅深度融合的特色产品,选取3-5家旅行社类门票代理机构,推出涵盖多项赛事门票以及丰富文旅配套服务的组合产品,串联起赛事场馆、城市地标、特色美食和文化体验点,让运动员和观众在观赛之余,深度感受岭南文旅风情。
同时,广东将携手港澳打造“一程多站”深度旅游产品,鼓励粤港澳旅行社联合开发“全运主题游”产品,促进赛事经济与文旅消费双向赋能。
王曦介绍,为提升入粤观赛良好体验,主办方将充分用好“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及240小时过境免签等便利性政策,提升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入粤观赛旅游的便利度。
科技应用 360度全景记录,全国首创“云上的全运村”
据王曦介绍,在十五运会中,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应用,将充分展现高科技与体育盛事的深度融合。
开闭幕式上,将采用虚拟现实、高清视频等数字技术手段,致力为观众献上一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育盛会。同时,将设置智慧的无障碍看台,以电子狗、无人车等方式为残障人士提供便捷服务。
在观赛体验方面,将在全国首创“云上的全运村”,通过AI技术应用和“赛事自由视角系统”等,让观众实现沉浸式的观赛和互动,可提供自由角度的看球、跟踪切换球员、运动分析和流媒体的直播分享,极大丰富观赛的乐趣。
举例来说,在广州体育馆、深圳宝安体育馆等场馆,主办方通过部署AI摄像头组成了“天眼网络”,可提前15分钟预判人流聚集风险并自动制定应急疏导方案;通过引入VR等技术,观众可通过语音识别、手势交互等实时获取赛事日程、服务导览等信息。
在办赛保障方面,停车场“光储充放微电网”只需10—15分钟就可以为电车快速充电。基于北斗卫星的“跨境无感通关”和12分钟更新的“气象精准预报”等,为赛事运行提供强大支撑。
媒体服务方面,AI拍摄眼镜将帮助记者实现360度全景记录和多视角切换;迎宾机器人像真人一样,热情地帮助记者入驻;无人驾驶汽车将为记者们出行提供方便;数字人志愿者将随时为记者提供赛况信息和出行咨询;智能咖啡机器人60秒就能制成一杯带有全运会会徽和吉祥物拉花的咖啡。
数说十五运会
十五运会将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11月21日在深圳闭幕。
竞体比赛项目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其中57个小项在开幕前完成,预计1.5万余名运动员参加决赛。
群众赛事活动共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其中148个小项在开幕前完成,预计约有1.1万名运动员参加决赛。
本次赛事比赛项目分布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19个城市。
●香港:
招募超1.7万名志愿者
支持赛事
据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介绍,全运会将粤港澳三地的优势资源进行互利互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体旅融合。同时,全运会将以赛事激发市民的热情。
“一方面,香港市民直接参与国家盛事,主场观赛,见证国家运动健儿们拼搏的精神,相信可以深化国民的自豪感;另一方面,香港特区特别招募了超过17000名志愿者,是香港历来最大的志愿者团队,让他们身体力行,增进香港社会凝聚力,也充分表现香港市民服务社会的热诚,以及对国家大型盛事的支持。”陈国基表示。
●澳门:
全运会和格兰披治大赛车
精彩相遇
据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柯岚介绍,在11月份全运会期间,澳门也将迎来年度国际体育盛事——第72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
“届时全运会和大赛车联手,将会形成大赛车遇上全运会的精彩场面,这种速度与激情的相遇,相信会为世界各地的体育迷留下难忘的记忆。”柯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