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自有序——方家八人作品展”艺博院开幕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张芃昕
8月8日,“齐物自有序——方家八人作品展”于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开展,展出方泽浦、方楚雄、林淑然、方楚乔、方楚娟、方向、方璐、艾瑞——方家三代八位艺术家220多件精品,涵盖国画、书法、摄影、家具、文献等多门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方楚雄接受新快报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真诚勤恳是我们的家学内核。”
笔墨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直接滋养了后辈
在方家,方泽浦(1911-2015年)以“诚实、勤勉、坚毅、达观”的家风立世,八十岁始研习书法,二十余年笔耕不辍,形成“淡定自然、平实拙重”的书风,其笔墨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直接滋养了后辈的艺术品格。
方楚雄的艺术,既是传统笔墨在当代的活态传承,更是他对“大道”终身求索的集中体现。从早期师从岭东名家王兰若、刘昌潮,到赴广州美术学院学习,再到留校任教后的教学与创作,他始终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作为当代中国花鸟画坛的代表性人物,他将造化之理、生灵之趣、笔墨之妙、色彩之意共冶一炉。方楚雄创作了不少经典作品,如1984年创作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的《故乡水》,构图新颖,刻画生动,极具视觉感染力。
透过方楚雄的作品,可以领略到他在艺术创作、学术探索以及人生追求道路上的不懈努力,走向艺术高峰背后的坚持与执着,以及为艺术奉献一生、引领家族前进、培育英才成长的大道与从容。
方楚雄告诉新快报收藏周刊记者,通过展览可以看到横跨一个世纪的劳动者,在家风传承方面的视觉呈现。“父亲方泽浦离开时105岁,他为人真诚,勤劳勤恳的品格一直影响着我们,他朴素的情怀,教导我们做人要善良坦诚,时刻要保持勤奋、刻苦的处事之心。可以说,真诚勤恳是我们的家风家学内核。正因为每个人都学会了真诚,所以,在艺术创作上,各自都呈现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个性,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多元化面貌。”
林淑然197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79年与方楚雄喜结连理。她在工笔技法上不断钻研,巧妙利用线条精细勾勒,凭借女性特有的细致情感和敏锐观察力,将花鸟的形态与神韵完美呈现于画纸之上。她笔下的花鸟或灵动活泼,或静谧优雅。工笔优秀作品包括1996年的《晨曦》、2006年的《荷塘暮色》、2018年的《亭亭玉立》等。作品画面脱俗清新,设色浓淡相宜,充满了诗意与美感。近年尝试山水创作,则展现出对自然的另一种诗意解构。为方家艺术谱系注入了温润典雅的气质。其作品于方寸间营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魅力无穷。
方楚乔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黎雄才、陈金章、梁世雄等。后经过自身努力,在山水画创作领域不断探索,形成了设色浑厚、苍中有润的独特艺术风格。作为暨南大学教授的他,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同时又注重观察自然、感悟生活,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构图精妙,笔法缜密,境界深厚。方楚乔的山水画,是他对自然、对生活的赞美,体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创新精神,还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方楚娟擅将艺术触角深入生活肌理,其作品充满浓浓的情怀美。1986年她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出版界、教育界深耕,在装帧设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任职于中山大学的她,在教学科研的同时坚持绘画创作,将中国传统艺术的人文精神与现代西方艺术互为借鉴和融通,形成了个人的独特艺术风格。她的作品不仅注重形式美感,更融入了自己对生活、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特有感悟。在艺术设计、绘画创作与写生实践中,构筑起独具一格的“情怀美学”。方楚娟的艺术,打破了“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的界限,让观众看见艺术与生活共生的情感图卷。
对山水画笔墨进行“创造性转译”
方向的山水艺术实现了“窥天地之奥,达造化之极”的境界。他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其后艺术跨越南北,先以岭南为起点对山水画笔墨进行“创造性转译”,后北上成为中国山水画革新的领军者,最终形成自身独有的山水画语言。他不断实践山水画的变革,在笔墨探索和绘画图式上大胆突破,形成了南北交融的澄明之境。每一次尝试都展现他对山水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南方田园山水时期,作品洋溢着岭南的温润灵秀,例如1992年的《农家乐》、1994年的《闲眠尽日无人到》及1997年的《花房里的余晖》等;都市山水系列时期,将城市山水与都市生活提炼出诗性特质,诠释了“最是人间烟火气,藏蕴变化山水间”的意境。
方向这些不同时期的创作,从早期充满田园气息的作品,到后期具有现代感的都市山水,可让观众清晰地看到他艺术风格的演变和成长。
谈及三代人的艺术脉络,方向告诉记者,八个人除各自不同的艺术面貌之外,更关键的是通过作品能看出时代的变迁以及艺术家对时代的关切,比如“父辈”的叔叔姑姑的作品,更多的是通过大量写生,践行“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原则,探索反映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到了自己这一代则主要表现个人的精神世界,更关注艺术本体的表现力和自我的艺术审美追求,我个人就常常探索传统笔墨如何更好地服务时代发展新事物;堂妹方璐与艾瑞的结合则体现了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中西文化融合中新生代的追求,他们的艺术语言反映的是全球化进程的文化融合。因此,“通过我们这一次的展览,或许能够看到不同年代的时代印迹,也是艺术家如何跟随时代发展的一次尝试的呈现。”
新生代为方家艺术谱系注入了破界生长的年轻力量
作为方家新生代,方璐与艾瑞的艺术创作总伴随新颖视角和特别手法。这对跨国艺术伉俪以录像、摄影为基,又将艺术触角延伸至装置、绘画与设计领域,并在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中开辟新境。他们的艺术,既是对家族艺术传统的重构与再思考,也象征着方家艺术在全球化时代的突破与新生。例如方璐、艾瑞作品《烹饪诗》,以及艾瑞的绘画与家具设计作品,就呈现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惊喜。作品充满“接地气”的鲜活张力,更以多元媒介的实验性,为方家艺术谱系注入了破界生长的年轻力量,让观众在传统与未来的交织中,感受到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展览后,方家的艺术家们将捐赠个人代表作,以丰富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品体系。未来,作品会通过美术馆这一展示平台,更长久全面地惠及万千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