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丝苗米、即食柠檬片、番薯干、粉葛面、花生油……中秋、国庆到来前,吴俊明带着一张消费帮扶产品清单,抢抓消费契机,全力冲刺助农增收的新目标。
在吴俊明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仓前村,传来更多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年收益7万元;企业租用村内闲置小学,年租金8.6万元;新的党群服务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一幅充满活力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吴俊明
驻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
工作队队员兼仓前村第一书记
派出单位: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
“做好‘三农’工作,要真正扎根农村,走到群众中去。”
聚力消费帮扶
打造产业振兴强劲引擎
8月以来,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仓前村遭遇强降雨,部分农田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吴俊明发挥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资源优势,协调水稻专家团队奔赴一线“会诊开方”,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稳定粮食生产。
去年,吴俊明主动报名参加广州市第二批乡村振兴驻迳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心里早有这个想法,家人也支持我来。”根据工作队分工,他把消费帮扶作为主攻方向。
吴俊明介绍道,今年,当地果农为水晶梨销售发愁,工作队得知情况后,及时联系后方单位,“一下子买光了。”去年,沃柑种植户也遇到滞销问题,工作队积极牵线搭桥,助农销售数万斤沃柑。
在吴俊明看来,消费帮扶不仅在助农增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强劲引擎。立足迳头镇资源禀赋,工作队探索出一条消费帮扶促进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我们打造‘迳头三宝’,包括迳头白鹭丝苗米、即食柠檬片、番薯干,通过发动各方力量参与消费帮扶,共同做好‘土特产’文章。”吴俊明介绍道,第二批工作队去年7月驻镇以来,消费帮扶超过400万元,“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激发了种植的积极性。”
中秋、国庆到来前,吴俊明全力协助镇属国企提前策划消费帮扶活动,多方联系组团帮扶单位开展消费帮扶,为产业带来新订单,让农户吃下定心丸。“目前,我们正在联系广州企业,谋划建设加工中心,推动丝苗米产业全链条升级。”
激发内生动力
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走进仓前村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来办事的群众都为中心的环境及设施拍手点赞。“以前的房子已成危房,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新的党群服务中心于今年6月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吴俊明介绍了村里的新变化。
如何壮大仓前村集体经济,是吴俊明要做好的一道必答题。“去年7月,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到今年7月送网总电量17.58万千瓦时,预计每年给村集体带来6万—7万元的稳定收益。”吴俊明在仓前村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
与此同时,工作队投入帮扶资金,对仓前村闲置小学进行改造升级,引入一家企业,盘活闲置资源。“企业租用小学的合同期限为15年,年租金8.6万元。”吴俊明表示,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6万元。
“我们仓前村有自己的大米产品,也有销售农产品的合作社,去年合作社销售总额30万元。”吴俊明表示,接下来将加快推动“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发展转变。
吴俊明表示,坚持以广州所能精准对接仓前所需,充分发挥广州组团帮扶单位各家所长,夯实农业“耕”基,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坚持科技兴农,推动农业科技资源下沉,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