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区间25个基点至4.00%-4.25%,这是美联储今年首次降息,也是继2024年三次降息后再次降息。美联储降息后,对中国股市、大宗商品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未来走向何方?
■新快报记者 涂波
A股
将迎来更多外资流入
美联储降息,对于中国股市和人民币汇率属于偏利好。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全球流动性宽松有助于为中国股市提供增量资金,我国货币政策空间增大将带动债券收益率下行,美元承压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
具体来看,美联储降息可能导致美元贬值,收益率下降,中国或将迎来更多的外资流入,增加市场流动性,并在短期内对股市形成正面推动。尤其对利率敏感或外资偏好的科技、新能源等板块,可能更容易受到关注。若投资者持有相关股票或基金,账户收益可能提升。9月17日,南向资金净买入超94亿港元,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2.4%,显示国际资本正重新定价人民币资产。
中长期来看,若中美股市“同频共振”趋势延续,将改变过去数年中美市场“跷跷板”效应,为A股带来更持续的增量资金,利于A股长期牛市的形成。
中金公司分析称,风格上,美联储降息后A股和港股成长风格、A股小盘有相对表现,红利风格表现偏弱。在情绪较为乐观的情况下,可关注中美映射链条,如科技方面的算力、机器人和果链,以及降息后美国地产链相关的家装家具家电等,还有与投资相关的机械和有色金属板块。
黄金
中长期价格获得提振和支撑
在黄金价格方面,对美元降息存在“买预期、卖事实”的情况。降息预期阶段,黄金价格通常上涨,但消息一旦落地,可能引发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导致价格回调。18日宣布降息后,国际金价应声而跌。截至记者发稿时,现货黄金报3665.59美元/盎司。而在北京时间9月17日,现货黄金价格刚升破3700美元/盎司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研究总监李钢表示,金价回落是因为“现实与想象之间的落差”。市场原本憧憬美联储开启快速宽松周期,但其强调“谨慎”,导致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从中长期而言,美联储降息对黄金价格有提振与支撑作用。降息会使国债等固定收益资产收益率降低,黄金的吸引力相对增强。同时,降息通常会引发市场通胀预期升温,强化黄金的抗通胀属性。罗志恒表示:“黄金作为无息避险资产则有望保持强势,受益于利率下降带来的机会成本下降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支撑。”
产业
出口企业竞争力或被削弱
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消费与全球经济景气度高度相关。美联储降息旨在提振经济活力,会促进制造业、建筑业及耐用消费品等领域的投资与消费,进而使下游对铜、铝、锌等有色金属的需求预期改善,有利于其价格上涨和消费量增加。
美联储降息通常会削弱美元汇率。这使得非美货币买家以本币计价的采购成本下降,会刺激全球购买力,从而推动以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价格上升。
但美元降息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对于出口型企业而言,美元走弱会使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相对更高,可能削弱其竞争力。出口企业订单可能减少,效益受到影响,进而波及相关员工,就业压力增大。此外,全球流动性增加和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上涨,会带来一定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例如国际油价上涨,会传导到国内运输和工业成本,最终可能导致加油费、快递费或一些日用品价格上升。
生活
出国旅游、留学将更省钱
美国降息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美联储降息可能使中国央行获得更多货币政策操作空间,若国内跟进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房贷、车贷等利率会随之下降。例如100万元30年房贷,LPR下降0.25个百分点,月供大约能减少150元,30年下来可节省利息超5万元。
不过,若中国央行跟随降息,银行存款利率和以债券为基础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下调,存款和理财收益则相应减少。比如10万元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若从1.5%降到1%,利息收入一年就会减少500元。
在汇率方面,美联储降息后,美元指数跌破2022年2月以来新低点至96.22,直接推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被动升值。离岸人民币在9月17日和18日连续突破7.10、7.09等关键关口,创下2024年11月以来新高。反应在跨境消费上,美元走弱人民币升值,计划出国旅游、留学或购物的人,能用较少人民币兑换更多美元。如人民币汇率从7.2升值到7.0,每年3万美元的留学费用,就能省出6000元人民币。
分析
美联储“不同寻常时刻”的降息 能让特朗普满意吗?
●美联储17日宣布降息,此次决定的背后有哪些政策考量?
●能否为美联储缓解来自特朗普政府的压力?
●美联储货币政策未来走向何方?
“就业疲软”是首因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就业市场疲软是他和其他政策制定者当前的首要考虑因素。
当前,美国就业增长放缓,通胀居高不下,加之关税对物价影响仍在进一步显现,美国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此次降息反映美联储对就业情况的担忧甚于通胀风险。
美国劳工部9月9日发布的初步修订数据显示,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美国新增就业岗位比最初统计的少91.1万个,表明美国就业市场的实际表现比此前数据显示的更为疲软。
与此同时,美国整体通胀率仍高于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美国劳工部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为今年1月以来最大涨幅,通胀有所“升温”。参加此次货币政策会议的美联储官员对今年年底通胀率的中位数预测值为3%。
特朗普政府会满意吗
观察人士认为,此次降息虽符合外界预期,但从特朗普政府过去几个月的表态来看,显然难以缓解白宫对美联储的不满。
由于特朗普政府此前频繁施压美联储降息,《华尔街日报》日前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本次美联储议息会议处于一个“不同寻常的政治时刻”,是近年来“最奇特”的会议之一,而会议结果显示,鲍威尔成功促成了美联储内部“团结”。
由于担忧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推动通胀回升,美联储今年以来一直“按兵不动”,将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此次虽然降息,但幅度远未达到特朗普的要求。特朗普7月曾表示,美联储设定的利率水平至少偏高300个基点。他认为,美联储将利率长期维持在“过高水平”拖累了美国经济。
此次议息会议上,由特朗普提名、刚刚出任美联储理事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投了唯一反对票。他认为,此次降息幅度应该达到50个基点。
休·约翰逊经济咨询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休·约翰逊认为,特朗普政府可能继续对美联储施压,要求其大幅降低短期利率。
年内或再次降息
美联储利率预测“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对今年剩余两次政策会议累计降息幅度的中位数预测值为50个基点,同时预计2026年将仅降息一次。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联储观察工具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联储在10月会议上宣布再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87.7%,较前一日的74.3%有所上升。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降息使借贷成本下降,有助于刺激家庭与企业需求、支撑就业,但关税、移民等政策持续对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带来负面影响,美国经济或难以逆转整体放缓的趋势。此外,降息和关税可能形成叠加效应,使美联储控制通胀的目标更难实现。(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