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探班十五运会开幕式仪式团队:聚焦“零误差”标准 全面进入“冲刺期”
日期:[2025-09-19]  版次:[A09]   版名:[时政]   字体:【
■引导员在训练中,露出灿烂笑容。 观显锋/图

新快报讯 记者高京报道 9月18日,距离十五运会开幕还有52天,新快报记者来到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探班开幕式上的仪式表演团队。目前仪式表演环节的场外排练也已完成第一阶段,接下来全体人员将转入开幕式主场地开展场内排练,这标志着十五运会开幕式仪式和表演工作全面进入“冲刺期”。

仪式演员团队主要由引导员、仪式标兵和旗帜标兵组成,分别遴选自华南农业大学、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艺术职业学院,平均年龄仅18岁。在仪式团队人员的选拔上,主创团队注重挖掘“岭南风韵”,根据演员形象气质,筛选出兼具岭南“靓女”“靓仔”灵动特质与大国风范的学子。

引导员手中举着的牌子重达7斤,仪式标兵入场后要连续跳舞25分钟,旗帜标兵则对标“航空级”安全标准,挥旗动作要求“零误差”……面对这些挑战,大家都是全力以赴。

本次引导员训练由曾参与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及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引导员训练的专家汪桂花、谢珊珊担任导师。“从热身动作开始就专门设计,行进姿态、举牌高度、转弯角度,每一处细节都须统一按‘双奥’标准。”汪桂花说,“我们要打造的,是既有大国礼仪风范,又有激情活力、青春洋溢、自信真实的中国青年形象。”

仪式导演王聪表示:“一个八拍动作反复十几遍是常态,尤其在高温天气下,体能和专注力都面临极大考验。不少学生在宿舍加练动作、对镜调整微笑,甚至逐帧复盘视频,精益求精。”

仪式导演吴政泰介绍,排练中,从演员的姿态动作、手持道具等细节都会融入岭南醒狮手势、粤剧身段等文化元素,以及象征丰收与生命力的“拉拉穗”道具,共同传递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交融之美。

华南农业大学的引导员王馨悦表示:“我们代表的不仅是自己,更是学校、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形象,要以最灿烂的笑容传递东道主的热情与温度。”

仪式表演总导演王立媛透露,目前所有仪式演员已对动作流程和节奏形成扎实记忆和团队默契。从19日开始,仪式环节排练将进入开幕式现场,以“现场合成为主线、场外精磨为补充”的双线并行模式推进。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