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点的“精致”外卖 店面可能是“照骗”》追踪报道
线上高大上,线下烂厨房——新快报曝光外卖乱象引发关注
9月19日,新快报06版、07版报道了广州市内的外卖乱象——外卖平台上一些外卖店装修精美,线下门店不仅没有堂食,现场脏乱差的环境更是让人倒胃口。有的甚至“一店多开”,同一门店挂多个招牌。报道见报当天,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管局对经初步核查涉嫌存在违法行为的商家已立案,后续待依法作进一步调查。
■新快报记者 陈洁 林钢威 陈慕媛
有关部门回应
将持续推进外卖商家“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
9月19日,番禺区市场监管局回复新快报记者称,该局已对新闻中的涉事商家依法启动核查程序。对经初步核查涉嫌存在违法行为的商家已立案,后续待依法作进一步调查。
对于外卖乱象问题,该局自今年年初以来,便持续推进外卖商家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与“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工作,积极鼓励引导外卖商家将后厨操作过程通过互联网实时展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截至目前,共建设成功168家。但相关工作面广量多,整治工作任重道远,一直在推进中。
番禺区市场监管局称,为构建长效机制,重点整治辖区外卖商家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突出问题,接下来将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强化整改跟踪与闭环管理。密切跟进经由12315、12345等渠道被投诉举报的外卖商家,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对逾期未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依法从严查处;二是加强平台协作治理线上乱象。主动与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进行沟通协调,建立更加畅通的证照信息核验与违规商户联动处理机制。重点打击平台上的“假证照”“假地址”“假门面图”等虚假信息行为,要求平台对外卖商家的经营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查,及时清理下线违规商户,共同净化网络订餐环境;三是持续深化“互联网+明厨亮灶”应用。扩大“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范围,探索将其与商户信用评价、消费者评价等相结合,提升透明度和共治水平。拟通过以上措施,切实保障辖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市民声音
建议由骑手代为“侦查”,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
对于外卖店使用虚假图片、“一店多开”等乱象,市民怎么看?为此,新快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市民。
市民小西回忆称,大概半年前,她连续两三个星期到一家餐饮店买湿炒牛河的外卖,她觉得这款外卖做法地道、锅气十足,吃进嘴里仍新鲜热乎、百吃不腻。有一次下暴雨,她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没等到外卖,便询问了骑手。骑手随后发来一张在店内等待的照片,照片中的店铺逼仄狭小,稀碎的河粉散落各处。她开始意识到,原来自己只关注餐品,从未关注过门店是否卫生。自此之后,她再也没点过这家店的外卖。
“有一次我路过一家龙虾店的后门,看到七八个塑料箱子叠在一起,旁边熏着蚊香,还有苍蝇乱飞,一股恶臭袭来,大热天竟然没有冷藏措施。”市民小杰说,可能是这家店重口味的做法掩盖了不新鲜的食材,此前自己并未留意。
市民小莹说,除了点外卖,自己有时也会选择外卖平台中的“到店取”,除了有比堂食点单便宜、不用等位等好处,还能实地看看店铺的环境。
也有市民表示,外卖员最直接接触到店铺环境,亲身感受更强。建议外卖员到店取餐时,可以随手拍照并发给顾客,让顾客留意到餐饮店内的环境,起到监督作用。此外,外卖平台和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