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横跨粤港澳 全运会史上首个跨境自行车赛驭风而行
日期:[2025-11-09]  版次:[A04+]   版名:[十五运来啦]   字体:【
■11月8日,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正式开赛,选手们进入澳门路段。

■保障车护航。

■从起点出发。

■高速竞技,顺风前行。

■实现“秒级”通关。

■选手骑行经过珠海城市阳台。

■选手从珠海渔女前骑行经过。

选手6次穿越三地口岸,全程231.8公里无感通关,一路无间断骑行

11月8日上午,珠海、香港、澳门三地均是风和日丽,中国体育在这一天谱写了全新的历史。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越粤港澳三地的比赛——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举行,赛道串联珠海、澳门、香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全程231.8公里。其中香港段55.8公里、澳门段13.5公里、珠海段117.7公里、横琴段44.8公里。选手6次穿越三地口岸,全程无间断骑行。经过激烈的角逐,山东队的刘志城突出重围,拿到金牌。北京队的薛超华摘得银牌,云南队的胡海杰拿到铜牌。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京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 观显锋

“前置查验+闭环管理”模式

根据赛事安排,选手们从珠海出发,通过澳门口岸到达澳门氹仔,随后经港珠澳大桥到达香港大屿山,再经港珠澳大桥抵达横琴,最后回到珠海市区。

为保障运动员在高速竞技状态下实现“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的无感通行,粤港澳三地相关部门推出“前置查验+闭环管理”的模式成为实现无感通关的关键,确保全程无感过关,保证赛事的精彩性、完整性。

在赛事前期,相关部门收集和核定参赛人员信息,形成三地互认的“白名单”。比赛中,通过北斗定位、RFID设备、视频识别、无线传感和AI算法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构建了覆盖赛前、赛中、赛后全流程的智慧通关管理体系。参赛选手均佩戴了内置RFID芯片的手环,实时传输定位信息至赛事指挥部。同时,无人机监控与电子围栏技术共同确保了全程闭环管理的有效性。

据悉,所有参赛人员和车辆将先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境,途经香港口岸、澳门口岸进出。其间6次经过口岸,2次经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二线”通道,对通关保障的专业性、时效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珠海赛区执委会副秘书长闵云童表示,每个通关的龙门架都配备了无感通关设备,在运动员经过龙门架的时候,佩戴的手环与感应设备可以发生实时互动,所有信息在100毫秒内反馈到后台,以便指挥中心全面掌握。

三地深度合作保障有力

据新快报记者了解,在优化路线、竞赛组织、监管互认、信息互通等方面,粤港澳三地政府开展了深度合作。其中,港珠澳大桥边检站与港澳出入境部门共同建立了实时沟通监控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封闭赛道内的参赛人员和车辆进行全程跟踪和信息备案。“一地验放,三方互认”的创新模式,大幅提升了通关效率。参赛运动员只需经过闸机即可完成体温监测,行李物品通过X光机检查,关员在后台核查无误后立刻放行,真正实现了“秒级”通关。

据闵云童介绍,赛事在珠海、香港和澳门各设置了一个指挥中心,在赛道上还设有一个三地联合的指挥中心。除了运动员保障车之外,粤港澳三地都是配备了竞赛指挥、医疗和安保的车辆,三地的人员采用同频的对讲机,确保信息随时衔接。

“通过这次跨境竞赛,进一步加强了人文湾区和体育湾区的建设,对于未来赛事形成大湾区品牌,包括粤港澳三地举办其他大型活动,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闵云童说。

镜头

“在港珠澳大桥上骑行的感觉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刘志城表示,队友在前面突围,有了他们的保护,为自己节省了体能,为最后的冲刺作准备,但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最后能够拿到冠军。

刘志城坦言,为了本次比赛,他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特别是港珠澳大桥段,各种天气和风向情况都考虑到了,“今天比赛非常顺畅,去的时候是顶风,回来时是顺风。如果有侧风出现的话,可能比赛会更加激烈。”

坐在刘志城的身边,山东队教练马光通非常激动,“借着这个机会,我也是第一次来到了港澳,在那里我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非常美好。各方为了比赛都做了很多工作,保障赛事顺畅举行,这是我职业生涯意义非常重大的一次。”马光通说。

长达五个多小时的比赛里,选手们穿梭于粤港澳三地,享受着无感通关带来的迅捷,体验着大湾区的便利和联通。天津选手李世东说:“在港珠澳大桥上骑行的感觉实在太不可思议了,穿过海底隧道时也感到非常震撼。”

云南选手李桢则表示,非常荣幸能以见证者的身份参与这样的比赛,“港珠澳大桥实在太漂亮了,每一段的体验都很好。未来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大湾区旅游。”

澳门选手甘展博参与过去年11月的测试赛,这已经是他第二次骑车经过港珠澳大桥,“大部分时候我们只能坐车经过,能以骑行的方式和这座大桥亲密接触、感受大风,也许只有在全运会上才能有这样的机会。”

香港选手游秉璋则表示,(通关的时候)我甚至都不知道我在过关,骑行到香港时看到好多观众为我们加油,熟悉的街道让我有一种归属感,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