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商业银行2026年发债计划披露 二永债发行热度攀升
日期:[2025-11-11]  版次:[A11]   版名:[财眼]   字体:【

近期,商业银行债券发行热度持续攀升,多家国有大行密集披露2026年度债券发行计划。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年内商业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下称 “二永债”)合计约1.367万亿元,成为银行补充资本、支持业务发展的重要渠道。

■新快报记者 范昊怡

国有大行发债热情不减

11月7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同时公布了发行债券的相关计划。工商银行明确,集团口径2026年度金融债券(不含补充资本金性质的后偿性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488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较2025年4500亿元的计划额度提高约380亿元,募资将用于支持业务发展、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发行利率参照市场利率确定。

建设银行也在同日披露,2026年资本工具和TLAC债发行总额合计不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等值,其中资本工具不超过4500亿元人民币等值,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不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等值。

除工行、建行外,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大行也已在董事会会议上审议未来金融债及资本工具发行额度,不过具体规模待股东大会通过后公布。

与此同时,城商行也同步跟进。福建海峡银行近日公告,拟发行2025年第一期二级资本债券,发行规模20亿元,期限10年(5+5),将于11月13日簿记建档,募资用于补充二级资本。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年内商业银行共发行二永债97只,呈现“大行稳发,小行快进,结构分化”的格局。结构上,二级资本债发行6523.6亿元,同比减少24.9%;永续债发行7154亿元,同比增长18.4%。发行主体方面,国有大行和股份制行仍是绝对主力,年内分别发行7750亿元和3390亿元,合计占市场总规模的81.4%;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等中小机构加快 “补血”步伐,合计发行64只,规模达2537.6亿元。

银行资本补充需求迫切

分析人士指出,银行密集发行二永债主要源于资本补充的迫切需求。一方面,随着业务扩张,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持续增长,资本充足率承压,需通过外部渠道补充资本;另一方面,今年债券市场利率低位运行,降低了银行发债成本。此外,传统信用债供给收紧,市场配置压力上升,机构资金对高评级“二永债”配置需求增加。而且,多数上市银行股价破净,增发、配股等资本补充方式受限,发行可转债又面临转股难题;非上市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相对较少,更依赖发行二永债。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商业银行二永债延续赎回潮,11月到期规模达1667亿元,2025年1月至11月末合计到期规模将达1.15万亿元。业内分析认为,利差缩窄促使银行加快旧债赎回和再融资。同时,2019年首批银行永续债于2024年进入赎回周期,为保持资本水平稳定,银行续发动作明显提速,也推动了永续债整体发行量上行。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