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脉如云,一门风雅传千载。2025年11月11日,“停云艺脉——文徵明家族书画作品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正式展出。展览由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联合举办。
在谈及文徵明艺术时,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院长罗奇接受新快报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徵明的作品在宋元绘画超凡出尘的基础上,融入了人情世态,有烟火气。
岭南地区首次围绕文氏家族
举办的大型系统性展览
本次展览是岭南地区首次围绕文氏家族举办的大型系统性展览。展览汇聚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三馆精心挑选的藏品,分为“风流千载”“林泉之胜”“意中乐事”“春风常在”“燕坐咏歌”五个单元,系统呈现了文氏家族包括文徵明、文彭、文嘉、文伯仁、文震孟、文从简、文震亨、文俶、文果(超揆)、文点在内的十位成员69件套作品。从文徵明开宗立派,到文彭、文嘉承续家学,再到文伯仁、文震孟等人各展所长,直至文俶、文点延续文脉,勾勒出一个艺术家族跨越数代人的创作轨迹。
展览不仅系统性展示了文氏家族的艺术发展体系与脉络,也折射出岭南地区对江南文人书画的悠久收藏传统与深厚鉴赏底蕴。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广大观众全面了解文氏家族在明清绘画构建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家族谱系在文化传承中的历史意义。
感受他们笔墨之间所承载的
文人风骨、林泉之志与生活雅趣
明代中期,活跃于江南地区的文徵明(1470—1559),以其卓越的绘画和书法成就,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或“明四家”,成为继沈周之后吴门画派的领袖。他早年虽资质平平,却凭借勤勉与坚定志向,至中年艺术造诣臻于化境,加上家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交游网络,共同铸就了他从平凡至卓越的艺术传奇。
西方著名美术史家柯律格在《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中提到,曾被学生问道“究竟谁是中国当时可比拟米开朗琪罗的大师?”时,他首先想到了文徵明。
文徵明之后,其子侄、门生承其艺脉,不仅延续家法,更拓展风格,形成了以其号“停云”为名的艺术流派——停云派,使文氏书画绵延百年,影响深远。为了全面展示文氏家族在艺术面貌、风格传承、技法演进等方面的多维图景,反映岭南对江南书画的欣赏与递藏,展览以“停云艺脉”为主题,深入梳理并展示了文徵明家族跨越数代的艺术实践与文化贡献,引领观众深入文氏家族的审美世界,感受他们笔墨之间所承载的文人风骨、林泉之志与生活雅趣,进而理解一个家族在近两百年间如何以艺术为纽带,参与并塑造了中国明清书画的精神图景。
对话罗奇:
山水田园意境展现了文徵明超然的想象力
收藏周刊:文徵明家族展览推出,引起广泛关注,这时候举办这样的展览,基于哪些考虑?
罗奇:一是在古代一个家族在绘画艺术领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对我们当下家、国观念是很有作用的,增强民族凝聚力。二是我们馆藏文徵明及其家族的作品丰富,对其系统的梳理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三是明代最有影响力是文徵明,其次是董其昌。文徵明的作品在宋元绘画超凡出尘的基础上,融入了人情世态,有烟火气,同时近景(边角景)以及长条幅山水的表现,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及山水意境无限的想象力。文徵明是唐宋以来(到明代)山水画的集合体,是承前启后的人物,我们馆有幸藏有他如此高质量的作品,非常难得一见,我们也不能长期展出,观众朋友千万不能错过。
收藏周刊:您以油画创作为主,但近年也有意融入中国画等东方美学的元素,文徵明等明代作品是否也对您有一定影响?
罗奇:是的,影响非常大,近日跟朋友讨论,说我这属于血脉觉醒,我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认识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沉溺其中,我能够感受到一笔一画的魅力和古人的心境与思考,甚至对于书法,我可以看见难以言喻的魅力。
收藏周刊:文徵明被誉为全才型的艺术家,您比较关注他哪方面的作品?为什么呢?
罗奇:我最喜欢他的山水,他的心很静,亭台楼阁的细致与耐心,山水自由书写,都是游刃有余,呈现的山水田园意境展现了文徵明超然的想象力。实现了山水画可游、可居、可一起畅想的境界。
收藏周刊:通过回顾文徵明的艺术,给当代的艺术家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艺术案例?
罗奇:当代艺术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当代艺术家容易犯起空中楼阁的毛病。不仅仅是文徵明,所有的古人都是以古为师,崇古摩古,然后推陈出新。把对前人的超越变成后人所景仰的传统,也是文徵明艺术的意义所在。
人物介绍
罗奇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院长,教授、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文氏一族“书画传家”
文氏家族成员乐于对古代名作进行艺术演绎,以此表达对经典致敬之意,在展览中不仅能看到《兰亭序》临摹之作,对《洛神赋》《千字文》等的抄录,还能看到以绘画的形式来再现《醉翁亭记》《赤壁赋》等文学经典的作品;文氏家族浸润于江南闲适生活中,将纪游、园林、品茗等日常场景化为创作题材,观众不仅能从文徵明的《金阊名园图》中体会江南园林的游园意趣,《瓦鼎燃松图》中感受江南文人的生活美学,还能在文伯仁的《秋山隐居图》和文点的《野水烟峦图》中体味林泉之志。
这些作品既展现了文氏一族“书画传家”的深厚传统,也呈现出文氏成员在恪守家法基础上的个性突破,让观众通过笔墨真迹,细细品味文化世家延续百年的艺术追求与精神传承。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艺术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陈金章 梁世雄 刘斯奋 许钦松 梁 江 陈永锵 方楚雄 林淑然
张绍城 卢延光 周国城 李鹏程 许鸿飞 刘思东 卢德平 叶其嘉
■统筹:李世云 ■采编:梁志钦 管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