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泄露?系统漏洞?审核不严?
事发南沙一小区;南沙区称已将涉事183家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熟悉的地址,陌生的企业。如果你的家庭住址莫名被他人冒用注册开办公司,你是否也会十分困扰?近日,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道南思美寓小区业主向新快报记者反映,自家的住宅地址竟在不知情下被冒用注册公司,小区内近200户业主都有同样的遭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住址被冒名注册?业主们议论纷纷。
对此,南沙区回应新快报记者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已依法将183家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初步完成了对冒用地址登记情况的调查取证工作。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洁
1
市民爆料
业主自家住址被冒用注册公司,很多人“中招”
南沙区珠江街道南思美寓小区业主胡先生向新快报记者爆料,10月中旬,他本想注册一个公司,在抖音平台上开设一家小店,然而在利用企查查进行查询时,他惊讶地发现自家的住宅地址已经被别人用于注册公司。他进一步以小区地址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一连串的地址均已被注册。胡先生随即在业主群内发出提醒,建议其他业主自查住址是不是也遭遇了同样情况,“结果,提醒一发出来,就‘炸锅’了,大家就都去查,基本上都‘中招’了”。
胡先生表示,有业主到市场监管部门查询后得知,这些注册信息中所填写的房屋所有权人姓名与实际并不符,注册公司的人只是冒用了业主们的住宅地址作为注册地点。“像(冒用)我家(住址)的那个公司,注册信息连个电话都没有,那个身份证信息可能也是买来的,你去哪里找他(冒用住址用于公司注册登记的人)。”
胡先生提到,由于自家地址已被他人冒用注册,他原本开设网店的计划也被迫延期。他无奈地告诉新快报记者,自家的房子被人注册了公司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样的情况真的防不胜防。最糟糕的是,他们也不知道该向谁追责,可以如何追责。
对于自家住址被别人注册了公司,另一名业主黄女士(化姓)表示,既被动,又无助,“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追责冒用(我家)住址注册公司的人。”她认为,应该要把公司注册的门槛提高,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漏洞进行非法注册,“现在我们的住址已经被人冒用了,又有下一批怎么办?(对业主来说)没有安全感”。
对于此次事件的原因,是信息泄露、系统漏洞,还是相关审核不严?业主们议论纷纷。事发后,业主们已向派出所报案,目前南沙区市场监管局已将冒用注册的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2
记者调查
半年内,该小区住址冒出超过180家新注册公司
家庭住址被冒用于注册公司,这种现象在南沙区珠江街道南思美寓小区并不少见。
11月14日,新快报记者通过企查查,以上述小区地址为关键词检索发现,该小区在近半年内新成立且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公司数量超过180家,列入原因均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企查查数据显示,这些公司的设立登记时间集中在2024年6月至8月期间,注册地址相对集中,甚至存在相邻楼层号、房间号连续被注册的情况。
这些公司名称大多带有“网络科技”“贸易”“商贸商行”等字眼,注册资本从0.1万元到100万元不等,每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都不同,基本都无有效联系方式。从经营范围看,这些公司主要涉及互联网销售,灯具、家用视听设备、玩具、箱包销售,体育用品及器材、文具用品、日用杂品零售等。
在广州,业主居住地址被冒用注册公司并不少见
事实上,此次南沙区的业主居住地址被冒用注册公司的事件并非首例。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区、增城区等地均有类似案例发生。
据媒体报道,2020年,黄埔区科城山庄一栋楼有69户被注册成为公司。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回应称,该居住楼内登记企业均通过“广州市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系统”办理,自2017年9月15日起,广东省广州市新设立商事主体实行住所(经营场所)自主承诺申报制,此举虽便利了企业登记,但也存在不守信注册的漏洞。
2022年,天河区天河南一住宅楼也有类似情况,业主在不知情下自家住址被注册公司。对此,天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住宅地址被冒用,业主可向审批部门投诉,看看是不是办理机构没有经过业主同意,提供了虚假租赁合同等资料。
2021年,增城区新塘镇星图花园小区共6处地址被冒用注册为6家不同的公司。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回应表示,由于一网通平台使用的标准地址库量大、面广,且很难做到及时更新细化,以及难以与存量的房屋登记信息匹配等情况,目前广州市的标准地址库尚未能与全市现有房屋登记信息完全匹配,尤其无法精准识别房屋的使用性质,因此,一些违法分子便利用这一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便利企业群众开办企业的措施,通过经营场所自主申报途径故意将他人住宅登记为住所(经营场所),骗取注册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