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艺术文化领域亮点纷呈,传统与创新交织,引发广泛关注与思考。
在艺术界,90岁的耿玉琨以其“丝路之母”的身份和高清微喷“数码版画”掀起争议,引发关于版画定义的讨论。国际学院版画联盟的规则为数码艺术正名,但艺术纯粹性仍是焦点。与此同时,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9亿票房刷新全球动画影史纪录,成为文化自信的新标杆。AI生成艺术版权问题引发法律与伦理探讨,专家呼吁平衡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潮玩LABUBU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抢购热潮,并以108万元天价成交,展现中国IP的全球影响力。
传统书画方面也熠熠生辉,西泠印社百年大展首次登陆广州,200余件金石书画精品呈现文人篆刻的百年风华。
2025年上半年,艺术文化领域在传承与突破中蓬勃发展,既有对经典的致敬,也有对未来的探索,为公众带来了一场场思想与视觉的盛宴。
焦点
上半年诞生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哪吒2》全球票房超159亿
《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于2025年1月2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于6月30日下映,国内票房以154.45亿元,全球票房已超159亿元,总观影人次3.24亿,共打破113项纪录,获得308项里程碑成就,以绝对的优势打破了全球动画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中国影史观影人次冠军、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位、全球影史动画片票房榜冠军、2025年上半年票房冠军。
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广州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周鲒接受新快报收藏周刊采访时表示,这次《哪吒2》突破了一百亿票房,完全成为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标杆,也为从事动画、漫画职业的人带来了足够的信心。它对中国动漫,次元文化甚至是整个流行文化的影响至深。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中国动画工业步入新阶段的标志。
“耿奶奶宣纸版画”争议
数字微喷算不算版画再次引关注
“耿奶奶”原名耿玉琨,曾是北京画院的专业画家,现年90岁,她在网络上自称“丝路之母”,作品以古代“丝绸之路”的人文景观为创作题材,探索了数十年,因为她的这一述说,强化了作品的情绪价值,使得以她作品为原作的高清微喷“数码版画”在网络一度热销,但同时也引来了不少质疑声音,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只是印刷品而非版画。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8年,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就通过充分协商做出了一系列针对版画的决定:数码版画可被常规展览纳入;独幅版画是版画;基于原作进行再创作也被界定为原创版画;摄影版画作品可被纳入版画展览。这是进入21世纪后,在信息科技和传媒空前发达的前提下,国际版画艺术界做出的历史性选择,也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制定的一个关于版画的国际规则。
由此可见,无论是数码印刷还是高清微喷,它们都可以被称为“版画”门类,因此,耿玉琨把自己通过高清扫描制版的作品叫“版画”并没有原则问题。
有关这个话题的讨论,吸引了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肖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代大权、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喻军、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丝印实验室负责人谢应云、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研究员陈华辉等相关学者或创作者通过网络或媒体进行了讨论。
话题
AI生成名家风格作品的版权讨论
随着AI应用的普及,各大社交平台也已经纷纷载入了AI功能,截至2025年3月31日,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至于通过API接口或其他方式直接调用已备案模型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共有159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在地方网信办完成登记。
从这组数据可知,人工智能(AI)的应用已经日益广泛,而通过AI技术生成图像的精准度也越来越高,例如通过输入某位著名艺术家风格的关键词,即可快速生成风格相似度较高的作品。有网友提出疑问,对于这样的行为,是否属于一种对原作者侵权的行为?
广东金辩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黄清坤举了传统学习绘画的例子,他表示,对于风格的模仿难以判定侵权,“比如画家模仿他们老师的风格进行创作,我们最多就说他跟老师的风格像,但他这么做并不算侵权。因而,AI模仿某位艺术家的风格道理也相通。”
广州市律协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燕玲一直都在持续关注AI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新问题,她介绍,“现行著作权法第24条以‘概括+列举’方式对合理使用情形进行了规定,为进行 AI数据训练而使用受版权保护作品的情形并不在其中,也不能适用兜底条款。”她认为,“AI大模型的发展必然涉及海量数据采集,为平衡科技创新发展需求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矛盾,可针对性制定科学且能适用于AI训练数据的合理使用规则,以利于明晰训练数据的使用边界。可在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框架下细化AI训练数据分级分类规则,对商业性训练与非营利科研性训练制定差异化规定。”
LABUBU走热 108万元“天价”成交
LABUBU是中国香港艺术家、泡泡玛特签约艺术家龙家升创作的北欧森林精灵形象。今年4月24日,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发售,新系列一上架便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抢购热潮,线上线下迅速售罄缺货。
泡泡玛特旗下的潮玩LABUBU近日在欧美地区成为畅销产品。2025年6月10日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款初代藏品级薄荷色拉布布(Labubu)最终以108万元的天价完成竞拍,创下潮流玩偶拍卖新纪录。这场号称全球首场的拉布布专场拍卖会,48套拍品最终100%成交,多只限定款均拍出了万元高价,引发广泛关注。
广州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周鲒认为,中国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使LABUBU成为全球顶流玩具,展现了独特的流行文化属性。他说,“拉布布(Labubu)是今天的中国对全球贡献的一款‘大玩具’”。
大展
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珍品首次亮相广州
7月20日,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百廿风华 播芳六合——西泠印社社藏金石书画精品展”正式开展,本次展览是西泠印社首次在广州举办的大规模展览,以如此庞大的体量、如此丰富的品种以及流传完整的序列呈现,也是西泠印社的第一次。本次展览200余件社藏珍品,涵盖了书画、篆刻、金石拓本、印谱、印屏等多个门类的文物级精品,来自何震、西泠八家、吴让之、黄士陵、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李叔同等赫赫名家,为观众们奉上一场穿越百年、精彩绝伦的金石书画艺术盛会。其中,四分之一以上的藏品是首次离开杭州,有几十件藏品是第一次出库房。百余件文人篆刻藏品集中在岭南大地呈现,以飨观众,序列之完整、藏品之精美、数量之空前,开创了西泠印社文人篆刻藏品大规模外展的先河。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接受新快报收藏周刊独家专访时表示,西泠印社之所以百年来令人着迷向往,是有一部可以讲无数生动有趣故事且有一大堆谜团尚待解密的社史。它足可以引发公众好奇心而形成令人猜测的社史悬念。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张芃昕
艺术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陈金章 梁世雄 刘斯奋 许钦松 梁 江 陈永锵 方楚雄 林淑然
张绍城 卢延光 周国城 李鹏程 许鸿飞 刘思东 卢德平 叶其嘉
■统筹:李世云 ■采编:梁志钦 管瑜 张芃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