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代艺术邀请展开展,探寻艺术与心灵的深度对话
日期:[2025-08-03]  版次:[A08]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内空间·疗愈——当代艺术邀请展”现场。

日前,岐山国际艺术村与广州市花都区文化馆在花都区美术馆联合举办“内空间·疗愈——当代艺术邀请展”。

开幕式上,花都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晓群致辞,她表示,希望此次展览能让更多人接触艺术,让艺术来抚平社会的创伤和裂缝,疗愈焦虑净化心灵。

策展人王松柏博士在致辞表示:“创作即治疗,如果艺术家走心,人人皆是艺术家。疗愈并非意味着艺术家有病,而是艺术家在面对外在文化、社会结构、生活空间等压力时,将感受到的不公平和焦虑等情绪转化为创作的动力。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进行自我治愈,同时进行美学探索和人格重建,以更好地适应内外世界。” 而学术主持人陈平表示,艺术的疗愈是对人的塑造,这才是艺术的意义所在。

此次展览主要展示了苏州和广州两地的艺术家近年来创作的作品,这两个地方在中国艺术史上俱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苏州的颜文樑先生,中国现代美术的巨匠,不仅是中国第一代油画家和现代美术教育实践者,更是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重要人物。而广东这块土地孕育了中国最早的现代艺术流派之一的岭南画派,与上海画派、京津画派三足鼎立,成为中国近现代画坛最具活力、最有影响的艺术流派之一,在这里还诞生了李铁夫先生,这位中国近现代油画艺术与民主革命先驱,与当时欧美大画家并驾齐驱,被誉为中国油画之父、里程碑式人物,被孙中山誉为“东亚画坛第一巨擘”。在此背景下,此次展览邀请苏州和广州两地为主体的、以及来自北京和上海的活跃艺术家聚集一起,以回应历史,并回敬历史中的伟大艺术作品和伟大艺术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教授、广州市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刘丽虹从心理学专业视角切入,揭示艺术与潜意识的深层联系:“语言具有抽象性和筛选机制,而图像能绕过意识层面的防御,直接激活潜意识。绘画治疗中,来访者的随意涂鸦往往能投射出未被察觉的心理冲突,这种非语言的表达比谈话疗法更易触及问题核心。”

(梁志钦)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