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前7个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8月26日,广州发布1-7月份经济运行情况。主要数据反映,前7个月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增长新动能稳步积聚。特别是在暑期经济热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带动下,7月份服务经济展现韧性活力,需求领域持续增长。
■新快报见习记者 程羽
向高向新
工业生产发展动力转换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持平。传统产业保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趋势,汽车制造业继续承压,实现工业增加值下降6.2%,新能源车保持较快产出,累计产量增长9.2%;石油化工制造业也延续稳的增势,增长6.6%。
在“两新”政策(即“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持续带动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0.3%和7.6%,增势良好。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在成长壮大,显示器制造业和集成电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4%和32.3%,液晶显示模组、集成电路圆片、模拟芯片产量分别增长1.5倍、53.9%和18.9%。新兴动能加速培育,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修理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8%和18.1%,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27.8%。
向活向优
服务业韧性持续彰显
暑期消费市场火爆,助推服务业活力释放,多领域数据增势喜人。1-6月(错月数据),全市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7%。
重点行业中,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势良好,营业收入增长7.9%。信息技术服务业表现亮眼,数字内容服务业增长20.3%,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增长18.6%。
专业服务业活力释放。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12.4%的较快增速,咨询与调查、广告业和人力资源服务分别增长26.6%、21.2%和11.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5.3%,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6.1%,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增长6.6%。借十五运的“东风”,文体产业乘风而起,活力显著提升,文化艺术业、体育业分别增长9.7%和17.6%。
向热向升
市场消费需求稳步释放
1-7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07.77亿元,同比增长5.4%。“换新补贴”政策直接带动内需增长,相关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零售商品中,通讯器材类增长14.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2.2%,家具类增长3.1倍。
线上消费、文体娱乐消费快速增长,反映出消费升级和新消费模式的活力。文体娱乐商品均实现30%以上增速,其中,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3.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1.4%,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1倍。线上消费呈现较快增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分别增长14.9%和12.2%。
向稳向优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提质
1-7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势平稳,增长3.1%;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城中村改造项目加快推进的带动下,增长5.5%;工业投资持续发力,在上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快速增长10.2%。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力推进,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较快增长13.6%。汽车制造业提速转型补链,完成投资增长11.4%。产业投资加速集聚动能,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1.5%和64.3%,增势良好。社会民生投资扎实推进,教育、体育投资分别增长4.2%和10.0%。
向畅向强
交通运输业能级提升
1-7月,全市货运市场运行平稳,实现货运量5.37亿吨,增长2.3%。
暑期出行热潮带动1-7月全市客运量达1.95亿人次,增长0.9%。航空、铁路两大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分别增长3.0%和3.2%,其中,7月航空客运量增长4.4%。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715.89万人次,增长8.8%。货邮吞吐量137.61万吨,增长2.2%。
向实向精
金融市场稳健发展
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7.98万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存款余额9.49万亿元、增长7.3%,贷款余额8.49万亿元、增长5.5%。
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推动信贷需求增长。7月末,住户中长期经营贷款和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9%和10.2%;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信贷支撑给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8.0%、18.0%和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