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驻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那柳村第一书记陈永华:甘当困难群众“跑腿员” 真情实干暖人心
日期:[2025-09-10]  版次:[T02]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陈永华在那柳村与老党员彭秀清聊历史、话发展。

“八年户籍难题干群同心终得解 一片赤诚初心帮扶真情暖人心”“突病急援显义举 广湛连心情谊深”……自驻镇帮扶工作开展一年来,陈永华已收到群众送来的多面锦旗和感谢信。字里行间凝聚的真情厚意,正是他倾心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生动写照。在他的积极协调下,原本因无户口而无法入学的两名孩子成功落户;拖延数十年的残疾人证得以办理,使其享受到低保政策;众多备受疾病困扰的群众,获得了及时的医疗救助……一年来,他甘当困难群众的“跑腿员”,用真情实干温暖着乡亲们的心。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陈永华

驻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

工作队队员兼那柳村第一书记

派出单位: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用一颗赤诚之心,将帮扶故事写进千家万户的生活之中。”

心系群众疾苦 奔波解决难题

陈永华参加工作已有30年,此前曾入伍5年。参与帮扶工作一年来,他的足迹遍布湖光镇27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共66个自然村。每到一处,他始终将群众的实际困难放在心头。

今年3月,陈永华在高梅村走访调研时了解到,村民阿仁父母双亡,未婚妻离家出走,因种种原因,两个已到入学年龄的儿子至今未能落户。“没有户口……什么都做不了。”阿仁向陈永华倾诉困境。

陈永华深知问题的重要性,他奔波于邻镇卫生院查找出生证明,多方联系生母核实情况,反复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自费8000元为父子三人进行亲子鉴定。历经数月努力,阿仁的二儿子已成功落户,大儿子的相关手续也即将完成。为此,阿仁特意赠送锦旗表达感激,高梅村委会也向陈永华所在单位写了感谢信。

塘北村的东叔独自生活,腰腿疾病困扰十余年,早年尚能勉强从事轻体力劳动,近年来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陷入困境。得知东叔从未接受系统检查和残疾鉴定,陈永华表示:“东叔,这件事交给我来办!”他迅速联系湛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开通精神智力鉴定绿色通道,并亲自陪同东叔完成检查与鉴定。经鉴定,东叔为精神发育迟滞。今年5月,东叔成功申请低保,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再次见到陈永华时,他的家人激动不已:“有了低保,买米买油、看病抓药都有了着落,再不用四处借钱了!”

一年来,每当困难群众遇到医疗难题,陈永华总是耐心协助联系专家、提供专业建议。为关爱留守儿童和村民心理健康,他正联合湛江市卫生健康局、湛江市第三人民医院策划开展心理健康进小学、进乡村等活动。

传递文化温暖 建设精神家园

在着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同时,陈永华高度重视文化惠民工作。今年春节前,他自购笔墨纸张,利用工作闲暇时间,用了一个月写了3000副春联、8000个“福”字,赠予当地困难群体,传递温暖与祝福。

在他担任第一书记的那柳村,陈永华与村“两委”干部、村民建立了深厚情谊。大家共同谋划发展,协力破解难题。随着“贰拾叁都”农文旅融合项目的推进,那柳村于去年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陈永华认为,农村发展既需经济硬实力,也离不开文化软实力。在他和工作队及后方组团单位的积极推动下,那柳文化驿站项目正加紧开展。

扎根基层、心系群众,陈永华表示,将继续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在湖光镇书写更多干群同心、携手奋进的感人篇章。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