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间的鳌鱼
鳌鱼一舞六百年
广州番禺区沙涌村,因一支传承六百年的鳌鱼舞,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昨日,记者来到这座古村,祠堂飞檐、牌坊雕梁,鳌鱼的印记无处不在;宗祠大门前“金鳌派远,彩笔花浓”的对联更是意蕴悠长。在村子专设的鳌鱼舞文化站内,记者邂逅了82岁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沙涌鳌鱼舞传承人江炳贤。
“根据宗谱记载,沙涌村舞鳌鱼世家江氏,原籍安徽省金鳌山下,于明洪武年间随南征大军来广东屯垦。在番禺沙涌村落户时,传入原籍带来的鳌鱼舞。村里的鳌鱼会,每九年一届,始终保持着以九为尊的传统,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江炳贤热情地向记者展示了满屋的鳌鱼,并特意让人把一雄一雌两条鳌鱼搬到身边,才开始继续讲述:
沙涌村一直把鳌鱼看作吉祥瑞物。鳌鱼舞最吸睛的环节,就是扮演状元郎的成年男子,站在雄鳌鱼的头顶,展现独占鳌头。沙涌鳌鱼的外形特征是尾巴上翘,扁嘴大口,一组犄角一大两小插在鼻孔上。公鳌鱼是红底金勾边鱼鳞,尾巴呈葵扇状。母鳌鱼是绿底银色勾边鱼鳞,尾巴呈芙蓉状。出场时基本都是一公一母搭配起来,寓意夫妻和睦、互相尊重。
“这些鳌鱼都是村里人晚上无偿加班制作出来的。一般要熬好几个月才能做出来,但是使用年限能够去到十年左右,都是心血。”江炳贤摩挲着鳌鱼,带着满脸的自豪。“鳌鱼其实只是用竹篾片扎成,涂上六层沙纸再加一层布。能够让鳌头上站人,也是我们在1985年改良出来的成果。现在,鳌鱼不仅嘴巴会动,鳃会动,尾巴会动,眼睛还加装了手电筒,亮起来就炯炯有神。每条鳌鱼的重量也从50斤降到了23斤。”
据悉,从20多岁的青年到80多岁的老者,村里的男丁自发组成了表演队,代代传承鳌鱼舞。只要看到有感兴趣的苗子,便采取“人盯人”的方式,一对一带着发展对象参与每一次的表演。“六个步伐,坚持几个月的晚上练习,才能学下来。”
江炳贤坦言,开幕式上看到的彩色鳌鱼和村里鳌鱼形象不太一样,有了创新。他希望,大家能够在被惊艳的同时,也多注意一下沙涌传承了几百年的鳌鱼舞。“我们一定会让鳌鱼舞发扬光大,继续舞下去!”
馆藏的鳌鱼
来博物馆邂逅十五运会同款鳌鱼
屋顶上的鳌鱼太高看不清楚?鳌鱼舞时隔太久等不及?别急,“博物馆主理人”帮你把鳌鱼从瓦脊上“喊”下来了。
“广州博物馆的镇馆宝物之一就有石湾窑鳌鱼,它是明万历年间佛山霍韬祠堂脊饰两端的装饰物,为一级文物。”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介绍,石湾窑鳌鱼文物分头、身两部分,头部似狮子,张口露齿,突眼弯角,身体浑圆,遍体鱼鳞,尾巴上翘,通体施黄、绿、紫三色,色彩斑斓,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其色彩可与石湾窑生产的三彩器互相印证,可考证是明清岭南地区著名的陶瓷窑口——佛山石湾窑早期的器物。
“在十五运会之前,石湾窑鳌鱼就是2010年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吉祥物‘鳌鳌’的原型了。看到我们的鳌鱼,你可以对石湾窑明代生产情况有所了解,也可以从中窥见岭南建筑文化的一隅。”朱晓秋说。
广东省博物馆的“百年湾区情——粤港澳大湾区近现代文物展”正在热展中。一组清光绪年间的“石湾窑花鸟瓜果少狮太狮瓦脊”,左右两边的鳌鱼陶塑工艺精湛、色彩明艳、造型传神。
“大家看到的这组瓦脊在我们粤港澳地区的传统建筑,以及东南亚华人居住地区的建筑当中,是非常流行与常见的。”展览策展人殷忞告诉新快报记者:“瓦脊的特点是中间有宝珠,左右两边是鳌鱼,而且这组鳌鱼与十五运会开幕式中飘在空中的鳌鱼是同一原型。”殷忞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展览近距离地欣赏精美的鳌鱼与岭南工艺。
●专家声音
鳌鱼成功活化
跃升为引发全民共鸣文化IP
“重要的不是传说,而是意义。”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江冰作为文化界的代表参加了开幕式。他认为,鳌鱼在开幕式上的大放异彩,得益于岭南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完美保存。
“岭南文化的一大优势,就是活化解构。鳌鱼作为古代的传说,并没有被束之高阁。时至今日,它依然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这里,鳌鱼既保留了原来的功能,又契合了中华儿女的心理;既有历史源头,又有现实意义,还能活化利用。”江冰认为,鳌鱼现身全运会,对大湾区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十五运会开幕式的宏大舞台上,当一只色彩绚烂的鳌鱼游弋而出时,带给我的观感是极其震撼和惊喜的。”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表示,与传统建筑之上的鳌鱼不同,开幕式上的鳌鱼采用了高饱和度的艳丽色彩和超脱的灵动设计,打破了历史的厚重感,极具现代审美和亲和力。“通过十五运会开幕式的演绎,鳌鱼得到成功活化,从一个地域性的传统符号,跃升为代表奋斗精神、引发全民共鸣的文化IP,这正是传统文化在当代获得新生的成功尝试。”
●市民赞叹
鳌鱼出圈并非偶然
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起初,我以为它是一条彩龙,后来看到《新快报》的报道才得知这是鳌鱼花灯,是岭南文化极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在广州工作8年的江西人崔先生直到今天还沉浸在鳌鱼的魅力之中:“我在现场看到了鳌鱼从空中飞入主舞台的全过程,实在是太震撼了。所以这几天狂补了鳌鱼文化,得知它有着非常好的寓意——人生跃升精进,生活吉庆祥和。”
“现场看鳌鱼从空中飞入主舞台,那种震撼一辈子难忘!”市民黄女士则认为,鳌鱼的出圈并非偶然。“背后是岭南文化的深厚积淀,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她希望更多人能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亲身感受岭南文化的万千气象。
“十五运会开幕式上金色鳌鱼巡游全场,实在太惊艳了,美到令人失语,完美呈现了‘大鱼海棠’般的梦幻场景。强烈建议,这条鳌鱼来场全国巡游。当然,首站必须设在珠江上,让粤港澳三地人民都能目睹它的风采。”市民周女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