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6高校招生拉开帷幕 名校集体亮相 现场人气火爆
日期:[2025-11-25]  版次:[A03]   版名:[城事]   字体:【
■11月23日,招生说明会现场人气火爆。


高人气

新快报主办“大学力量 领航未来——综合评价高校与港澳高校见面会暨2026广东招生公益说明会”举行

2026高校招生正式拉开帷幕,为精准对接高校招生需求与考生升学规划,11月23日,广东新快报社主办的“大学力量 领航未来——综合评价高校与港澳高校见面会暨2026广东招生公益说明会”活动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超20所综评招生高校及热门港澳高校集体亮相,招生老师和志愿填报专家为考生带来最新的招生资讯和报考建议。活动吸引近2000组考生家庭入场咨询,现场人气火爆。

现场

“综评高校与港澳高校

‘阳光招生·卓越育人’联盟”启动

新快报一直致力于为考生、家长、学校提供交流平台,搭建起考生与高校之间的沟通桥梁。本次招生说明会同时在网络平台全程直播,线上线下人气火爆。

活动分为高校展位区与宣讲区,高校招生负责人与志愿填报专家在宣讲区为家长带来高校招生资讯以及多元升学指导,展位区则汇聚了数十家综评高校和港澳高校,招生老师现场提供“面对面”咨询,耐心解答2026年报考相关问题。

当天,“大学力量 领航未来 —— 综评高校与港澳高校‘阳光招生·卓越育人’联盟(2025—2026)”同时启动。联盟成员包括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湖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纽约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岭南大学及香港都会大学等。

现场,广东新快报社编委、广东新快报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波,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原副院长范韶彬为各联盟成员高校颁发牌匾。该联盟将汇聚来自综评高校、港澳高校以及教育领域各方代表的教育力量,通过整合优质育人资源、提供定制化升学指导等举措,推动招生公平与育人质量双提升。

此外,活动还邀请到多位高校招生老师现场解读最新招生政策。主办方为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吴苏芬老师、中山大学梁承勇老师、香港大学肖亚琛老师、华南理工大学余翔宇老师和新快报《阳光高考》志愿填报顾问杨锐鑫老师等颁发主题纪念奖牌。

高校展位区人头攒动 家长点赞招生说明会“很有帮助”

当天下午1时30分,招生说明会现场已聚集了大批家长与学生,宣讲区内座无虚席,连过道都挤满了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师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进行现场宣讲,分享学校办学特色、招生亮点及报考建议。家长们则纷纷举起手机拍照记录,生怕漏掉关键数据。

中山大学教务部招生办公室副主任梁承勇重点介绍了中大的创新班、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转专业政策和港澳台侨招生政策。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副院长余翔宇分享了华工国际校区综评招生专业及报考注意事项。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招生办主任吴苏芬介绍了学校的培养模式和培养优势、本科入学途径。香港大学招生主任肖亚琛介绍如何报考香港大学以及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

高校展位区亦人头攒动。记者在现场看到,家长陈女士与儿子区同学在华南理工大学的展位前停留许久。陈女士表示,现在新高考政策与学校的招生条件一直在变化,家长也需要“与时俱进”,这次到现场收获满满,“真的很有帮助,早早过来是对的,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才行。”

来自广州市真光中学的张同学正用笔在中大招生简章上圈划重点。有志于参加中大综评考试的他告诉新快报记者,“线下面对面的咨询对我更有帮助,能问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孩子才读高一的郑女士告诉记者,现场咨询让自己了解到之前曾忽略的信息。“我想提早为孩子考虑。香港大学有独立的报名程序,不参加统招,能多一个选择。(这个招生说明会)对我是非常有帮助的。”

前来会场的考生和家长还能免费领取新快报编印的《阳光高考》志愿填报特刊,内容包含高校招生方针政策解读、高校专业特色、历年分数线表等丰富资讯,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全面的高考报考指南。不少家长领到后迫不及待翻阅起来,不少家长纷纷表示特刊“挺实用”。

志愿填报 专家支招

新快报《阳光高考》志愿填报顾问杨锐鑫:

填报时注意“顺序志愿”,建议同时做好普通批次报考预案

新快报《阳光高考》志愿填报顾问杨锐鑫以“综合考量、客观评价,多元升学、智慧选取”为主题进行分享,从近三年综评招生院校录取人数、各院校分科类计划与收费标准、各地市考生上岸人群报考分布、各校学业水平要求和分数折算以及院校招录模式要求和所取证书等方面详细分析近年广东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情况,为现场考生和家长带来报考“干货”。

他指出,综合评价是按照“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综合成绩)”的原则及招生计划进行专业录取。综合成绩的计算各院校规定也有所不同,比如中大是按照高考投档成绩(折算成百分制)×85%+学校考核成绩(百分制)×15%;华工则按照高考成绩(含政策性加分,折算成百分制)占综合成绩的60%,学校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机试25%、面试5%),高中平时成绩占10%(综合素质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7%)来计算。

杨锐鑫特别提醒,综合评价填报时要注意是“顺序志愿”,“比如你志愿填了一所学校,跟你报考其他学校综合评价是没有关系的,这是和普通高考的平行志愿完全不一样的。”另外,被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志愿的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后续本科批次投档与录取。“也就是说,综合评价只是一个选择,大家还需要做好普通批次报考的预案。”

高考志愿填报特级讲师尹雪儿:

建议密切关注目标高校政策变化,亦可“广撒网,后精选”

高考志愿填报特级讲师尹雪儿为现场的家长和考生详细解析了综评的申请流程及准备事项。她介绍,综评的申请过程大致分为几个关键阶段:“11月到12月,各高校会陆续发布招生简章,家长和考生需在此期间提交相关资料。高校会在明年5月份审核申请资料,并在5月底或高考后公布初审结果。通过初审的同学将进入校测或面试环节,最终根据校测成绩和高考成绩综合录取。”

综评备考期间,尹雪儿建议:“家长需密切关注目标高校的招生政策变化,特别是考核时间要求和高考成绩占比。同时,学生应努力提升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同样是综评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评报考策略方面,她提到:“在报名阶段,申请的学校是不受数量限制的,可以同时报名3至4所符合自身分数段的综评学校。到了最终填报志愿时,就只能选择一所学校。”尹雪儿建议家长们采取“广撒网,后精选”的策略,先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通过初审和校测阶段后,再根据孩子的表现和各校的录取情况,做出最优选择。“虽然申报阶段不限数量,但很多学校的校测时间会撞车,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提前做好规划和取舍,在面试这个阶段迅速做出决策。”

高考志愿填报特级讲师冼兆熙:

英文良好、有留学规划的学生可考虑报考港澳学校

高考志愿填报特级讲师冼兆熙在讲座中详细解读了多元升学途径,并针对不同分数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升学规划建议。其中,他详细分析了港澳高校的升学条件及就读优势:“今年在内地招收本科生的港澳高校有21所,分别为15所香港高校及6所澳门高校。其中,香港中文大学会在统招提前批进行招生,而香港珠海学院自2023年起,在统招本科批招收内地高考生。”

“港澳高校多数采取独立招生的形式,录取通过邮箱通知;澳门院校相较香港院校分数门槛略低,部分专业无需面试,英语要求较宽松。”冼兆熙建议,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英文成绩良好、有丰富奖项材料且有意愿在港澳发展或有留学规划的学生,可考虑报考港澳高校。同时他也提醒,报考香港、澳门高校的内地考生,必须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即高考。

■统筹:新快报记者 王娟 徐绍娜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徐绍娜 邓善雯 陈钰涵 实习生 蔡思彤 余思睿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