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三天可见的朋友圈 可见你的这些秘密
日期:[2018-04-19]  版次:[A32]   版名:[女人帮·热辣生活]   字体:【


■新快报记者 陈斌/文 CFP/图

微信的功能日益升级,但其中有一个功能,最近似乎被人讨论得越来越多,那就是“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这个功能。

其实这个功能已经上线将近一年时间,你是不是也发现自己朋友圈当中一部分人选择了使用该功能,甚至有些还更为极致地选择了“关闭朋友圈”,不管是不让你看他的朋友圈还是他不看你的朋友圈,总之这个“朋友圈”好像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朋友圈”,让人感觉哪里有什么不对,好像有点怪怪的。

任何一个行为,投射出来的都或多或少带有心理活动的影子,在“三天可见朋友圈”的背后,反射出哪些心理活动?又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请心理咨询师给解读一下。

由信息爆炸

所产生的焦虑感

首先我们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命题。

人类的语言信息交流,是使人类成为“万物之首”的重要原因,通过交流,人可以解决内心的冲突,从而缓解孤独和寂寞感。

人类是“群居动物”,自古以来这一特性就没有改变过,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令人类形成了这种“需要伙伴和与伙伴进行有效沟通才能更好适应环境并释放压力”的社会特性。

微信朋友圈,其本质上也正是抓住了现代人的生活现状而应运而生的一种事物,如此背景之下的微信朋友圈,在刚开始推出时的确收获了大量用户,但在彼时,微信朋友圈可以说是在践行着群居社会人类的基本需求,即前述的“需要伙伴和与伙伴进行有效沟通才能更好适应环境并释放压力”的社会特性。

然而随着微信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个体用户所拥有的好友数量也开始呈“几何级”增长,但这些“好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只有一面之缘的“点头之交”或“匆匆过客”,甚至是因工作需要而加了“好友”的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称之为“好友”,未免言过其实。于是微信朋友圈的社交功能开始随之变得复杂起来,最初的“熟人社交”功能被弱化,反而从“熟人社交”发展成为了又一即时通讯工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而这种频繁并非是基于“熟人社交”这一基础,这就引发出第二个关于心理学层面的理论——“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信息加工理论”(informatlon processing theory)。

“认知心理学”是上世纪60年代伴随着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兴起而出现的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分为两大流派,一派强调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被称之为“建构主义者”或“结构主义者”;另一派则侧重于研究人脑学习加工知识的过程和规律,分析信息从外部输入大脑经过加工阶段到产生外显反应时所经历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两大派别到后期被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进行了融合吸收,形成了既有理论支持也有技术操作支持的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对信息的加工是有限的,过度的碎片化信息,会让人产生某种焦虑,并且潜意识会试图躲避这种焦虑——“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应对这种大量碎片信息导致的焦虑的第一反应,表面上是不让人看他的朋友圈,实际上也代表着他先从自身下手,暗示别人他少看朋友圈的“弱化社交功能”心理。

隐私的自我保护和从众心理

前面说过,随着微信日渐成为新兴即时通讯工具、“熟人社交”的功能日益被弱化之后,对于一些天生比较敏感的人或是因工作性质需要的人来说,微信朋友圈就成了一处“敏感地带”,但面对目前大家普遍使用微信作为主要通讯工具之一的社会现状而言,又不得不继续使用微信,因此选择“三天可见朋友圈”也就恰好满足了这一部分人群的需要。

比方说,心理咨询师这一行业,其实对于个人隐私的自我保护要求就相对比一般人要更高,因为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不应与来访者发生更多的“咨询与被咨询”以外的“多重关系”,关系越复杂,越不利于心理咨询本身,特别是与心理咨询本身无关的心理咨询师的个人隐私问题如婚育否等等,更是扰乱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关系的且不必要被对方知道的个人信息,所以有些心理咨询师选择“三天可见朋友圈”,主要也是基于工作性质需求这方面的考量。

如果一个人,天生比较敏感,“内心戏”较为丰富,那么朋友圈的分享对他来说,不算是“心理节能”的一种方法。

所谓“心理节能”,是指当一个人需要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不需要动用太多的“认知资源”去解决这个问题,举个例子——熟练的老司机开车时所需要动用的“认知资源”,就比一名新手司机要动用的“认知资源”少得多,因为老司机多年累积的经验已经让他形成了近诸“本能反应”的“肌肉记忆”,新手司机就不行。

敏感的人,微信朋友圈可能对他就成为一种“鸡肋”一般的存在,一方面出于对个人隐私的敏感和自我保护的意识需求,他并不想在朋友圈分享过多关于个人隐私的内容,但另一方面又迫于现实不得不继续保留和使用微信朋友圈,就形成了一种既矛盾又不得不从众的心理态势,所以他选择朋友圈只给你看三天,根源也就一目了然了。

变换的心境让分享有了时间限制

事实上,微信朋友圈对很多人来说,只是记录自己生活状态和当下情绪状态的一枚工具,很多人喜欢并且习惯用朋友圈来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原本是比较私人、比较自我的事情。

但是人的的心理活动,与世间万物一样,都是发展着、变化着的,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每个人每天的心态都可能不一样,这种心理活动的状态,可以理解为“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续时间较长并可能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一种影响人的所有体验性质的情绪倾向,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情绪体验,换言之,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更愿意把当前的情感状态或心绪、心境表达出来,而不愿意分享更久远以前的心境,“三天可见朋友圈”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是适应人类心境变化规律的顺势而为,变换的心境,让微信朋友圈的分享,加入了“时间节点”上的限制。

实际上,“三天可见朋友圈”的背后,涉及到的不止是前面所说的这些心理学概念,“群居社会”,无论你是混迹微信朋友圈还是现实生活圈,其实到处都有心理学的影子,随处都要面对各种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勤思考、多动脑、学会观察,对人性、对心理学,多些了解,总是可以帮助你不断自我反思、自省及提升自己的情商的,人生就是在这样的螺旋式“轮回”中获取不断的升华。

本期专家

刘建鹏

广州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研究生、广州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儿童心理健康促进专委会青年委员、心晴门诊心理咨询师。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亲子、情感方面的困惑想听听专家的分析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joyxkb@vip.sina.com。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