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拿起你的笔和AI 绘出对城市和十五运的爱(2)
日期:[2025-07-13]  版次:[A03]   版名:[城事]   字体:【

■来自广州花都的“光速少年”在表演“花式跳绳”。

■“光速少年”的表演吸引观众们拍照留念。

大咖寄语

●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广东省文联原主席、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刘斯奋:

个人发展应同时

加强体育和书画两方面

“第九届广东省青少年书画大赛结合十五运会主题,可以给青少年很好的启示。”刘斯奋表示,只锻炼身体,忽略精神追求是不行的;光有精神修养,身体却很孱弱,这也不对。“体育是锻炼身体,书画是陶冶性情,这两者实际上是互补的。个人发展应该两方面都要注意加强,两方面都要做出好的成绩”。

刘斯奋鼓励即将参赛的青少年充分发挥天赋才情,把自身的艺术天赋充分发挥出来。“艺术创作最有价值的就是不可复制的独特个性。充满创作激情的青少年不需要复制哪个大家,把自己的东西充分发挥出来,就是好东西。”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王瑾妤:

优秀作品应注重

主题性、思想性、艺术性统一

“十五运会对广州及大湾区的文化交流意义非凡。”王瑾妤表示,岭南文化可借由十五运会这一平台广泛传播。

王瑾妤特别指出,过往八届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共有超20万人参加。“它不仅是展示才华与创意的平台,更为广东乃至全国美术界储备了后备力量,对文化强省建设和美育发展意义深远”。

谈及全运会主题优秀作品的特质,王瑾妤指出,核心在于“主题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她特别提到青少年书画大赛的独特价值:“青少年的视角纯粹而鲜活,他们的作品或许不追求技法上的‘形似’,却可能在创新表达上给我们带来启发。”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李菲鸿:

书法作品应具有美的韵味,

要耐人寻味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李菲鸿表示,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体育注重速度与技巧,这二者有共通之处,通过书法作品来宣传十五运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

李菲鸿还提醒广大参赛选手,书法作品应具有美的韵味,要耐人寻味,这是他评判书法作品好坏的标准。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罗炳生:

让体育和美育同步发展,

争取做到“1+1>2”

在罗炳生看来,书画与体育的结合很有价值:文体不分家,体育和美育都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好的全运会题材作品,要从体育精神出发,融入作者的情感;还要注重章法谋篇等细节。

对于即将参赛的青少年创作者,罗炳生提醒,大家可以从爱家乡、爱身边事物出发,在现实与未来之间找到契合点。“认真准备,敢于表现,让体育和美育同步发展、相互促进,争取取得1+1>2的效果。”

对于赛事新增的不分年龄组AI创作赛道,罗炳生表示认可。“AI是新时代产物,我们应积极认识它,让AI作为技术途径辅助创作,可能会有精彩作品出现。”他说。

●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赖智豪:

大赛为粤港澳青少年

搭建了交流平台

在赖智豪看来,将“我的城市我的十五运”主题绘画创作大赛与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结合,通过书画赛事为十五运会注入文化内涵,以艺术之力点燃全民对体育盛事的热情,是一项创新,值得期待。

“本次创作大赛,为全国的青少年朋友尤其是粤港澳三地的青少年朋友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与展示的舞台,我相信将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为全运会增添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赖智豪说。赖智豪还为本次创作大赛点题,他建议青少年朋友在进行主题创作的时候,要表现好广州的城市特质和岭南文化特色,作品的整体风格奋发向上,与体育运动精神相契合。

●广东省美协原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

艺术能将体育的魅力

凝固成永恒的画面

王永认为,十五运会是岭南文化绽放光彩的重要契机。在王永看来,书画艺术在传递体育精神、记录时代盛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艺术能将体育的动态魅力凝固成永恒的画面,让拼搏、协作、超越的精神通过笔墨具象化。”

对于全运会主题的优秀作品,王永强调需紧扣“全民参与”的核心:无论是描绘专业赛场的激情,还是群众健身的活力,都要真实展现体育与生活的联结,让观者感受到体育的温度。

王永还寄语参赛的青少年:“希望你们既能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发现自身潜能;也能拿起画笔,用真诚的笔触记录体育的美好。”

●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卜绍基:

艺术创作如同体育竞技,在规训中实现自由表达

何为优秀的全运会主题绘画作品?绍基强调应具备三大特质:一是主题先行,需贴合“我的城市我的十五运”及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等核心内容;二是在规范框架内展现创作功力;三是运用新颖角度与思考,尤其青少年作品应兼具创意与时代感。“艺术创作如同体育竞技,在规训中实现自由表达,更能体现创作者水平。”他说。

对于大赛首次设立无年龄限制的AI绘画,卜绍基认为这是与时俱进的体现,“AI与传统艺术并非对立,反而能为传统书画创作提供更多想象空间与启发,助力其创新性发展。”他说。

●广东省书协理事陈凯:

紧扣体育文化,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

陈凯认为,全运会主题的优秀作品应有“贴题”与“共情”两大特质:“作品要紧扣体育文化,赞扬健儿风采,更要能引发市民共鸣,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

对即将参赛的青少年选手,陈凯寄语:“既要深耕传统文化,也要结合时代主题,让笔墨不仅记录盛世,更能传承体育精神,为全运盛会留下独特的文化遗产。”

陈凯还认为,AI可以成为创作的辅助工具,比如快速搜集资料、提供灵感,但创作的主导权必须掌握在人手中。

金融界声音

将开设专属报名通道 让艺术与公众产生更深链接

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始终关注本土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持续深入探索金融与体育的深度融合。本次大赛中,建行广州分行将通过“建行生活”平台开设专属报名通道,推出特色服务,助力十五运会顺利举办。

友邦人寿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作为本次大赛的支持单位,友邦广东始终致力于推动青少年的美育发展。为助力本届大赛,友邦广东将开通“友邦友享”专属报名通道,让艺术与公众产生更深链接。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