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著名学者张甘霖撰文评析何婉薇工笔画——她的作品清澹隽永 墨色辉映
日期:[2025-07-13]  版次:[A08]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寸草春晖人间绿,铺青叠翠喜盎然。 何婉薇

■晓露冷匀新茜靥,春烟晴晕淡胭脂。何婉薇

■峨眉山下鸢尾花,风姿妩媚喜娇娃,恰如蝴蝶齐飞舞,碧水清澄映彩霞。 何婉薇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何婉薇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7月3日,由广东省中国画学会、贵州美术馆、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暨“卉木情深——何婉薇扇面画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幕。展出何婉薇数十幅扇面精品力作。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邓建强评价称:“扇画艺术是这样一种能带来清凉、在方寸之间传递意境的艺术形式。“贵州画院副院长、贵州美术馆副馆长刘一意也说:“绘扇艺术源远流长,强调写意不求形式,重视神韵是绘扇艺术的精髓。本次展览旨在让观众领略中国绘扇艺术的写意精神与文化内核。”学者张甘霖就专门撰文评价何婉薇艺术,以下是他的原文:

糅合了西方绘画素描造型 保持和发展了花鸟画写实之感

在中国工笔画创作中,有两种不同的探索:一种是在深入发掘传统,发挥传统精华的基础上,适当融进西方绘画光影表现,走以古开今,拓展传统的道路;另一种则是主要借鉴现代艺术经验,用背离传统的方法,创造新的境界。在中国工笔画革新方面有所开拓和突破的画家何婉薇,可以归入在中西融合思潮推动下借古思今的探索者。她在发扬传统的同时,善于吸收西方绘画的用色技法的营养来增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表现力。即使在传统题材上,她也摸索着把现代技法某些方法借用到工笔画中,使工笔画的艺术手段更为丰富多样。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顺德女画家何婉薇早在青年时期就参加过曾受到关山月先生高度评价的“容奇青年业务美术组”,成为“容奇水乡风情画派”的主要成员之一。后来又师从广州美术学院方楚雄教授,并获得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学历。这种既全面又高度专业化的现代美术教育训练,使她获得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她的工笔经过三个阶段的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传统民间人物为主要偏重,蕴含着女性的温柔和舒心之美。九十年代以水乡风情为主要对象,凝铸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情调。

二十一世纪后其重点在工笔花鸟,视野在整个中国画领域及岭南工笔花鸟发展的纵横格局。基础宽而厚为何婉薇的工笔花鸟画创新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其作品中花鸟树木坚实的造型和可以感知的体感、质感、光感及空间层次感,得益于她长期的速写功底,背景的虚实和空间处理来源于她对传统中国画诠读的素养,她还巧妙地利用现代绘画中的黑白、光影过渡和对比法来衬托画面的主体。她的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糅合了西方绘画素描造型,从而保持和发展了花鸟画写实之感,从而别开蹊径。

作品具有深厚的顺德生活气息与浓郁的水乡情韵

何婉薇工笔画表达的力图还在于她的色彩和构图上。近年以来,她尝试吸收西方绘画中用色表现力度,以统一色调来处理画面,从而达到绘画中统一和谐,并使之有利于意境的渲染。如《暖春》《闹春》中的灰色调,《秋实》的墨色调。同样在她的绘画中也常用色块对比来加强烘托全体的丰富性,并常运用色度的反差,增强空间层次和纵深感,开阔意境。她的构图较为大胆,构思取巧,新颖别出一格,往往取物象的总体特征组成画面,用扩大细部方法来加强视觉效果和画面张力。在《春消息》中,她通过强化梅花树干树枝的动势,赋予画面更多的起伏感和感情因素。她融合现代花鸟中写实精神与自我创作中的尝试,使画面令人耳目一新。值得提及的是,何婉薇融合传统与现代,融合花鸟与景象的艺术实践做得很自然。通过长期实践,她已经得心应手地融传统与新法于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格,在她的笔下,不论是传统技法还是现代观念,都服从于她创造的新意境。

何婉薇的作品中十分重视工笔画与岭南地域文化的表里关系,她没有止步于工笔花鸟表面形态的完备探索,而是希望从工笔花鸟的形式特征深入到岭南文化内涵之中。她生于顺德,长于顺德,成于顺德,她的作品有着深厚的顺德生活气息与浓郁的水乡情韵。以此为基础,何婉薇工笔花鸟作品中呈现的思考,是以一种多元化方式挑战传统的花鸟画整体性创作思维方式,并在艺术手法上开始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借用各种表现手段,由过去纯粹“审美”的形式创造转为关注社会、介入当下生活、响应当代文化。何婉薇的作品正应和了现代工笔花鸟画转型期的主要倾向,并以自己的艺术实践探索由审美走向文化,由语言形式转为观念,关注社会表达自己的人文关怀,将岭南文化所包含的基本人生态度与基本精神情操,转化成何婉薇自己的工笔画语言,从她个人感受和体验出发表达当代工笔花鸟画家的社会责任,通过自我语言的个性化来主动把握工笔花鸟画对岭南文化的促进与造就。

人物介绍

何婉薇

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田园山水画院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女画家协会副主席,佛山市美协主席团成员,佛山市女文艺家协会副会长,顺德区美协副主席。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课程,师从广州美术学院方楚雄教授;进修于北京画院方政和花鸟画工作室。顺德名门艺术中心创办人、顺德田园国画院专职画家。多件作品在国内外重大展览中入选并获奖,《村居》获芬兰国际金质奖;先后有200多件(次)作品被《人民日报》《美术》等多家刊物发表或作专题介绍;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出版《艺术家何婉薇》、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新视野·当代名家中国画鉴赏系列丛书——何婉薇》。顺德区17届人大代表,曾获佛山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