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玩游戏并非洪水猛兽 超级学霸更善于劳逸结合
日期:[2019-07-03]  版次:[A29]   版名:[3C周刊·行业]   字体:【

上周广东高考放榜,高分考生们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今年放榜首次屏蔽广东全省文理前50名高分考生的成绩,而这100名“超级学霸”都不是死读书的人,在采访中不少人都提到了看书、听音乐、看美剧、踢足球、打篮球等各种减压方式,而部分超级学霸的减压方式竟然是被不少老师家长视为洪水猛兽的玩游戏。

当然,从采访中可以看到,这些玩游戏的超级学霸无一例外都是超级“自律”的人,他们奉行“该学的时候认认真真地学、该玩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玩”的定律,在一张一弛、劳逸结合中实现最高的学习效率。

■新快报记者 陈学东

超级学霸也是游戏高手

但凡真正的超级学霸,大都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反而是爱好广泛、综合素质强的人。事实上,有很多超级学霸都酷爱游戏。深圳高级中学吴子奇,在收到高考成绩通知电话的时候正在打游戏,而他当时的反应连妈妈都有些始料不及。当吴子奇的妈妈很激动地一边接电话一边比手势告诉他说成绩入了全省理科前50名,他当时正在专注打游戏,打着打着才慢慢意识到“这件事很爽,很激动”。吴妈妈表示,吴子奇平时就爱打游戏、玩手机、看漫画,在紧张学习的间隙,通过打游戏来舒缓一下,学习效率反而更高了。

深圳中学的诸建璋在学习压力太大的时候,放松的方法也是玩游戏,常常玩一两个小时就继续学习。而诸建璋的同学告诉记者,这位“胖子”平时就喜欢看书、玩游戏,两者“劳逸结合”,不过他有着极强的自主管理能力,每次玩绝不会超过2小时。

华南师范大学的孙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考生备考多数时候都在动用单线型记忆思维,而学习后那一两个小时的游戏时间有助于思维的发散。表面上看他们是“不务正业”,可其实他们是在“修炼内功”,因为玩游戏中对应着多种能力,如逻辑能力、应变能力、感知能力等。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贺怀远就喜爱即时战略性游戏,尤其钟爱带有历史背景的战略游戏。“很多游戏都有历史背景,我会去了解背后的历史知识,玩游戏只是自娱自乐,从游戏中还能学到不少文史哲的东西。”

孙老师进一步指出,其实玩游戏跟学习一样,有玩得好的,也有玩得不好的,关键还是在于是否在游戏中善于动脑。就像学习一样,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即使花再多的时间也无法掌握到学习的精髓。

事实上,孙老师的观点已有科学证明。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神经心理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发现,游戏玩家大脑中与学习相关的区域明显比非游戏玩家的更活跃。并且,Boris Suchan、Sabrina Schenk 和Robert Lech三位博士已经将结果发表在了《行为大脑研究》上。

学会自律不沉迷是王道

尽管不少超级学霸提到了玩游戏减压,但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吴子奇、诸建璋还是贺怀远,超级学霸们普遍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会沉迷并且有很好的自控能力,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到游戏与学习两不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如同学所言,对于打游戏,诸建璋有着极强的自主管理能力,每次绝不会超过2小时。

孙老师也对记者着重强调,要想学习好还是要克制自己,玩游戏可以偶尔放松一下,但是不能沉迷,沉迷游戏肯定是不可取的。

来自广东茂名高州中学的朱权浩对此深有体会,他曾是2016年茂名市中考的第一名,然而在高一时有段时间沉迷游戏,成绩下滑明显。“未来的选择在你的手里,自己把握好,为自己负责。”朱权浩的父母对他说。而朱权浩自己反思悔改,把心思放回学习上,周末回家也自觉限定玩游戏的时间。

朱权浩的班主任梁炳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朱权浩同学比较勤奋,自律性也很强,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心态也控制得很好。而且懂得劳逸结合,不是大家眼里的书呆子,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并不奇怪。

当然,除了自己要“自律”之外,父母们的监督也是非常关键。尤其是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正好处于“叛逆期”,此阶段如果一味地禁止很有可能起到反效果。有统计显示,超级学霸考生们对父母的信任度普遍越来越高,也是父母充分尊重孩子,努力与孩子“交朋友”,平等交流的结果。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