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规范道路救援市场需疏堵结合
日期:[2019-08-13]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斯涵涵

据报道,道路救援是很多车主应对意外的“救命稻草”,但在昆明,这根“救命稻草”并不规范,甚至有时让人觉着离谱。有车主表示只是装了一个轮胎,服务费就收了400元,比轮胎还要贵。一般在店里买了轮胎,都是给免费装的,这个差距让人难以承受。

夏季暴雨多,道路积水使不少车辆被淹熄火,这个时候呼叫道路救援成为最要紧的大事。然而,装个轮胎比轮胎还贵、漫天要价还不准讨价还价的“一口价”、各家救援公司要价不一,随心所欲……昆明道路救援市场乱象纷呈,车主很受伤。

据了解,最近几年昆明的汽车市场发展较快,但目前却没有专业的道路救援公司出现。导致救援服务与汽车保有量不成正比,这就给予4S店售后服务、汽车修理厂等救援单位一个自行定价、说一不二的底气,因为车辆发生故障和出现意外,道路救援必不可少。而一些私人也瞅准这个机会,自己买了多辆事故救援车辆,与一些汽车维修公司形成业务联系,“挟车要价”,把车辆救援服务当做牟取暴利的行当。利欲驱使下,个体拖车者抱着“来一个宰一个”的思维,收费更加肆意、混乱,却没有具体部门来予以监管,致使昆明道路救援市场乱象愈演愈烈。

实际上,道路救援乱象并不限于昆明一地。面对高价救援费,车主要么无奈认宰,心怀不忿也掏钱了事;要么心一横,采用危险性更大的方法,寻求朋友车辆自行拖车等。这些都给交通秩序及公共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也有损市场公平,让人愤愤不平:这到底是在进行救援,还是趁火打劫?

平心而论,4S店售后服务也好,个体拖车者也罢,实施救援时要求收回救援成本、保持一定利润无可厚非,但需要认识到,道路救援服务具有清除道路障碍、保障公众利益的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应该将维护道路安全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加强监管,补齐短板,尽快制订道路救援的收费标准及行业规范,让各方都心中有数,有章可循,遏制漫天要价、随意宰客的不良现象,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及营商环境。

另一方面,规范道路救援市场还需要疏堵结合。在类似昆明这种没有专业道路救援公司的城市里,不妨由政府牵头,鼓励、组织有资质、有能力的企业组建起一个或几个专业救援公司,强化管理,改变以往救援企业小、散、弱,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及救援技术,促进汽车维修救援行业的专业化、网络化、规范化,一来可以起到良币驱除劣币的示范效应,阻遏趁火打劫的暴利思维;二来广大车主也可以享受到规范、靠谱的救援服务,企业也可以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及旺盛的市场需求获取合法利润,多方受益,善莫大焉。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