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玩在广州 “玩乐”中承载文化 传承中重现记忆(1)
日期:[2019-08-28]  版次:[A16]   版名:[数媒+]   字体:【
■彭嘉志说,现今的“讲古”,不但要将题材讲熟,还要在传统题材里找出新的东西。

■广东粤剧院的粤剧演员们在表演粤剧折子戏《表花》。


拥有 2000多年历史的广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多元文化交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地域特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文艺,粤剧、讲古、乞巧……在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传承与创新中,它们一方面承载着广府人的玩乐功能,另一方面已融入广府人的血骨。

古与今碰撞,传统与现代相融,如今的广府玩乐模式,正焕发出新活力,成为了广州城市形象的全新演绎,并以更为瞩目的姿态吸引着世界的关注。

PART 1 老传统·广府人文精神诠释

粤语讲古 “广府人生活习惯的延续”

若你生活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州,也许会成为粤语讲古坛下过千观众的其中一员。再往后点,也许你一回家就会趴在收音机旁,期盼着一天一集的粤语讲古节目。“当时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没有手机,不能上网,所以每天就喜欢听讲古,他们会讲很多中国的经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射雕英雄传》等等。”“老广”黄先生说。

时至今日,粤语讲古已经成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彭嘉志仍能在讲古坛下见到几十位观众。提起粤语讲古的吸引力,彭嘉志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老人家会说我小时候的生活习惯就是这样,我听几十年了,只是延续我的生活习惯而已。”

彭嘉志认为,粤语讲古融注了很多人们日常已经很少用到的词汇,以及粤语独特的发音和一些语言的叙事语法结构。粤语讲古的内容里也包含了广府的很多风俗习惯,以及广府人的一些生活哲学。这些传颂的内容给了广府人很大的认同感,能让他们产生共鸣,所以人们会愿意去接受它。

14岁开始接触讲古,到现在,彭嘉志也在培养着自己的弟子。“每年我自己亲手教的大概有3000个学生。但是真正能自己登台去表演一个比较成熟的节目的,只有20~50个人。”粤语讲古需要花费很多心力,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坚持下来,投身到非遗的传承中去,来保留广府人的生活文化记忆。

粤语讲古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彭嘉志说,“讲古”不等于“讲故事”,它是一种曲艺的形式。

粤剧 “广府人心中的乡愁”

广府的艺术来源于广府人的生活,不仅带给他们美的体验,也让他们在其中观照自身。作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者,粤剧凝聚着广府民系的地域文化传统。

“粤剧扎根于粤语地区,呈现的就是岭南人的真实生活。”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曾小敏在接受专访时说,粤剧是广府文化的一种载体,它开放、包容,其中的元素体现着广府精神,“它就像是我们广府人的一个乡愁,永远植根于每一个广府人的心里。”

曾小敏身上本身就有着广府人务实的精神。作为粤剧名家,2017年5月,曾小敏凭借粤剧《白蛇传·情》中“白素贞”一角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2019年6月,荣获文华表演奖,这是我国舞台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曾小敏说,粤剧在广东有着非常深厚的基础,是本土独有的。“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剧场,过多几年,看粤剧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另一方面,她希冀粤剧能做好资源上的链接,成为文化共融共通的纽带,为搭建城市品牌文化给予更好的助力,打造更好的平台。

乞巧节 广府人民俗节日的缩影

如果说听粤剧和听粤语讲古已经成为广府人的日常,那每逢节庆,广府人的民俗活动——迎春花市、广府庙会、赛龙舟、沙湾飘色等更是成为了城中的“大日子”。

在被誉为“中国乞巧第一村”的天河珠村,每年七月初一,都会进行特有的乞巧仪式。“迎七娘”是其中的第一个部分。仪式中,身穿传统服饰的玉女(多为村中的未成年女孩)捧着象征美好祝愿的十宝依次递给巧姐,仪式主礼人口念祝福语,引领众人绕供案环行一周,行拜祭礼请七仙女下凡。

乞巧节的另一个仪式就是“摆七娘”。巧姐钟阿姨说,她们提前两个月就要开始准备手工艺品,一针一线,一桥一花,都要亲自制作。“最难做的是谷花,稻谷很小,要粒粒都对称,要一颗颗黏上去。”桌上工艺品琳琅满目,而鹊桥上活灵活现的喜鹊就出自钟阿姨之手。她说,几岁大的时候,她就去巧姐的窗口偷偷看她们做手工,“实在是很感兴趣。”

■策划:罗韵 黄海滨 ■统筹:新快报记者 梁彧 ■采写:新快报记者 肖韵蕙 ■制图:廖木兴 ■摄影:郗慧晶 黎慧凝 卢国权 ■通讯员:冯潇慧 林凌 周紫燕 卢国权 刘建玲 邹舒欣 杨静 ■部分资料来源于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