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2号
近日,新快报天天公益收到一组来自宝贝回家网站的特殊求助信息——几名少小被拐、寻亲半世不曾放弃、如今已至耄耋之年的广东老人,希望通过本报寻亲圆梦栏目,倾诉无处安放的思亲之情。他们在与时间赛跑,盼望有亲属看到消息,以期有生之年重回故土,或百年之后叶落归根。
7岁、9岁、12岁……沧海桑田,离家的孩子,如今鸡皮银发、两鬓斑白。
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些老人,回家。
80年前,战火纷飞,妈妈怕家里太穷,养不活孩子,忍痛将7岁的二女李彩英(音)送到韶关给人抚养。80多年来世事浮沉,离家女孩在时代变迁中辗转,成长、落地、生根,心里却一直怀念原生家庭。
33岁那年,彩英老人怀胎8月到珠三角寻亲,在寻亲路上生下孩子;83岁,儿媳孙子陪她两次到疑似的出生地,试图寻找亲人的踪迹。
时至今日,88岁李彩英老人的寻亲梦想,并没有随年月湮灭。老人和其子女找到了广州宝贝回家志愿者,联系到本报“寻亲圆梦”栏目,希望破碎家庭能团圆。
战火和生活艰难冲散至亲
“妈妈,开始录了。”59岁的邓行军将手机摄像头支到彩英老人面前,请她面对镜头讲述自己的故事放到网上,推动寻亲。老人虽然很快适应这一高科技,思维清晰,声如洪钟,但在讲述记忆的过程中始终紧握着拳头。
对于自己的身世,彩英老人的记忆不算翔实,只记得自己1933年在一个叫“三刀巷”的地方出生。那里有一条断头河,自己的家就住在三刀巷旁。她记得的家,有兄弟姊妹四人,自己排第二,靠爸爸打工养活一家大小。“我的兄弟姐妹都只有乳名,我叫阿妹,大哥叫大阿光(音),妹妹叫阿玉(音),最小的是弟弟叫细阿光(音)。印象中爸爸额头饱满,打工为生,有文化。他经常到中山小榄镇做工,工作地点叫‘管公堂’,类似管祠堂之类的。”
战火、家境不好,改变了李彩英的命运。“大概是家里太穷,父母托隔壁邻居一个叫‘张阿东’的人带我去韶关,当年我7岁左右。”小小的彩英看见父母写了一张纸条给邻居,她猜测,纸上可能写着自己的生辰八字。
李彩英仍记得母亲在她离家时说:“与其在家里饿死,不如送给别人抚养,也许能留一条生路,这一别也许要下一辈子再能相见了。”自此,李彩英便如蒲公英般,飘零至韶关,又辗转到南雄,母女再也没有见过面。
思念与不甘支撑她寻亲不懈
虽然彩英老人自幼与亲人失散,但对记忆中的原生家庭一直念念不忘。记者了解到,少年时,李彩英也曾有机会打听亲人消息。她曾在韶关卖香烟赚钱,再次偶遇将她带离家乡的“张阿东”。当时她马上拿出一个银元,想让对方帮忙带给自己的亲生父母。“我还追问了亲人的情况,可惜,对方一口咬定,我家里已经没有人了。”李彩英再回味往事,越发觉得虚假,这也更加深了她与家人失散的遗憾之感。
李彩英的童年虽然坎坷,但战火消退后,迎来和平年代。在韶关南雄,李彩英有了自己的家,还有了儿女。但她一直没有忘记寻找亲生父母和兄弟姐妹。
这段离散经历虽然是记忆碎片,却成为全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彩英老人的大儿子邓叔介绍,“妈妈经常提到,外公到中山小榄打工,小时候曾经从家里看过附近的糖厂周边起火等事件,还记得家乡的食物‘涮鱼片’,把番石榴称作‘鸡屎果’。所以,她觉得自己的家可能在南海、顺德一带。”
1968年,李彩英第三次怀孕。为了求证想法,她尽管大腹便便,依旧带着年幼的邓叔,到顺德的龙江、大坑、勤流、大良、南海的九江一带寻找亲人,就在南海寻亲的路上生下了三儿子。但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八旬老人念念不忘归家梦
2016年,83岁的李彩英仍精神矍铄,银发明眸,在大儿媳的陪同下,她牵着孙子的手前往顺德寻找记忆中的线索,“就快找到了,你们别担心!”异乡的朋友赶来道别,老人笑着重复。
“到我们兄弟姐妹成年,步入社会,从韶关搬到江门生活、工作,目的是让妈妈离家乡更近。”李彩英的儿子说,妈妈已经退休多年,衣食无忧,只盼找到“根”,能回去。家里的孩子都理解妈妈的心情,并借助宝贝回家寻亲网的志愿者帮忙,通过百度、GPS定位等信息,查找了许多资料。
“我像侦探一样,将妈妈的记忆碎片整理成文,抽丝剥茧地分析每个线索的可能性,一边排除,一边缩小范围。”邓叔不再年轻,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但凡网友提供蛛丝马迹,为了母亲,他都会实地考察,将妈妈记忆碎片里提及的“糖厂”,与貌似的地标细细比对。
蛛丝马迹也可能是回家路标
位于顺德容桂的“顺德糖厂”遗址,是一家人的目标。“只有顺德的容桂,离中山小榄较近,符合妈妈记忆中外公打工的状况,而且还有一个糖厂遗址。我觉得此地极有可能是妈妈的家乡所在。”
今年5月底,邓叔再次造访顺德容桂,找到一个叫“长塘四基”的地方。“蛛丝马迹也是回家的路标。”他说,虽然当地有一不算大的水塘,却很像妈妈印象中的“断头河涌”,这一发现让他十分振奋。
“现在我们通过宝贝回家志愿者帮忙寻亲,妈妈的信心增强了不少,她不时拉着我们的手说,希望网友能通过阅读、传播她的故事,使得人际圈子的朋友勾起相关的共同记忆,提供线索,帮助她在有生之年,和失散80年的亲人相认,或打听到后人下落,圆了老人的思乡梦。”
如果您是寻亲者的亲人,或是可以提供线索的知情人,请拨打本报寻亲热线18665089067或宝贝回家寻亲网站电话0435-3338090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