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东涌过年记乡愁 梦里水乡在眼前
日期:[2021-02-17]  版次:[A05]   版名:[城事]   字体:【
■广州游客走进东涌水乡疍家开心聚会。陈志远/摄

■邓毅富(新快报记者)

最早对南沙东涌镇的印象,是在七八年前了,那里的美丽水乡大稳村有一条几百米的瓜果长廊绿道,种满了各种瓜果,溢彩流金,让喜欢花花果果的广州人纷至沓来。而不久前,一位农业专家推介起东涌新春又有新亮点:国际渔业园对外开设研学活动、种业小镇百亩油菜花开了,于是,我又走进东涌,兴趣盎然感受东涌疍家水乡的过年民俗。

年味是“撑”出来的

“煎堆碌碌,金银满屋。”东涌人过年爱做煎堆,图的是团团圆圆、红红火火。不过,东涌最有特色的还是做撑粉。“这个只有过年才做。”退休的撑艇人喜姐说。

撑粉又叫疍家糕,是用米粉加水入锅煮熬,但需要用木铲不停地翻炒,要坚持大约2小时,这样撑出来的米糕滑、嫩、韧。撑粉有各种做法:汤煮、干炒,可甜可咸,口味各取所需,再加上各种配料,更是美味。撑粉成了东涌一带的特色美食,被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传到如今成为了东涌的非遗美食小吃。

喜姐退休前在大稳村沙鼻梁埗头当女艄公,见多识广,所以经常被邀请去展示撑粉这种非遗美食制作技艺。大年初三,她又被邀请去一个非遗市集做撑粉,被记者刚好遇上。

制作时间这么长,不累不厌?记者发现,喜姐的撑粉还有“提味神器”——唱咸水歌撩吃客。“我哋撑粉撑到笑呵呵,等到游客越吃越多,你哋边玩边吃边闲聊,食饱饮足再返竂。”

东涌年味是“唱”出来的

黎月欢是土生土长的东涌疍家女子,长期从事疍家水乡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去年还开了一家疍家文化主题的民宿,内有疍家生活的场景。

大年初三,东涌大稳村的沙鼻梁埗头,一个名叫《中国红VS东涌蓝》的春之声咸水歌会正在进行。孩子们率先出场表演起三字经《东涌谣》:叮叮咚,小河涌,小伙伴,话东涌:清雍正,苏氏公,吉祥围,初开宗。大沙田,係我家,阿妈靓,阿爸劲,摇小艇,浪唔怕,鱼虾旺,捕鱼忙……说的正是东涌历史。

戏肉是当地的疍家姐随口唱出的咸水歌:雨打芭蕉最好听,东涌处处有靓声,咸水歌要随口唱,就系咁任性。

游客中有不少好声音,跟着疍家姐就开始“任性地”唱起了黄梅戏和刘三姐山歌,“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什么水面打跟斗呢,什么水面起高楼呢,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

这就是东涌的新年味。

全域旅游要“秀”出来

埗头上,正上演情景剧《水乡新娘》,这是最受游客和村民欢迎的节目,它再现了疍家人原生态生活。记者觉得奇怪:为什么新娘不是穿红色的嫁衣,而是蓝色的?黎月欢说,疍家新娘服谓之东涌蓝。已婚和未婚的区别,标识不在于服装的颜色,而是发型不同,未婚姑娘会扎三绞辫,并在发梢扎上红头绳,而已婚则盘上发髻。

江湖不远,田园很近,开车在南沙快速路上跑不到半个小时,就能从广州中心区到达东涌。对这个近在咫尺的美丽水乡,老诗人原子诗兴盎然,以一首《我爱东涌蓝》寄情:“蓝头巾,它是水乡图腾。它朴实厚重,内含着勤劳与硕果,拱托姑娘脸庞更俏美。它与蓝天一般的蓝,和大海般澎湃深沉。我爱它掂过碌蔗的风度,更喜它雨打芭蕉的欢歌。东涌蓝,我爱东涌蓝,天与地的摇篮。”

“南沙东涌旅游有深厚的基础,如今在振兴乡村、全域旅游的新形势下,需要在向传统致敬的同时,拥抱新生活,在文旅商的创融上再发现、更深耕。”东涌全域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旅游市场部负责人陈志成告诉记者,东涌一日游包括“六个一”项目:国际渔业园看智慧养鱼,东涌大绿道赏迎春花开,悦来居民宿吃疍家美食,东涌瓜果园摘应节水果,大稳农渔展品水乡历史,沙鼻梁埗头拍疍家生活。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