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病例清零 支援医护撤离“市八”
日期:[2021-07-10]  版次:[A04]   版名:[城事]   字体:【

■7月9日下午,广州市卫健委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嘉禾院区举行第二批医疗队员撤离欢送仪式。



休整14天后,他们将回家与亲人重聚

7月8日,令人舒心、激动的日子:广州宣布,本轮本地疫情在院感染者实现清零,无死亡病例。7月9日,连日奋战在一线救治新冠患者的医护们,悉数脱下防护服,撤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简称“市八医院”),完成14天休整后,他们将与亲友们重聚!

“6月12日晚,接到通知要去市八医院支援救治工作,就立马报名参加,拿上简单的行李,出发……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院区隔离病区主任、感染科专科主任曹红,进入“市八”后,作为一个病区的主任,运用自身丰富的传染病防治经验收治患者。曹红所在的中山三院,此次派出222名精兵强将支援定点救治点市八医院抗疫。他们与来自广州各大医院的医护们一起,日夜奋战、舍生忘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与病毒较量到最后一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大家都平安,真好!”

曾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二等功的曹红,2020年新冠暴发后,作为医院隔离病区的负责人投入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回首本轮广州疫情的抗击工作,曹红告诉新快报记者,6月13日到达市八医院时,接诊的患者数和病情严重程度都处于相对的高峰期,领队崇雨田与市八医院积极沟通,曹红与医疗队的三位病区主任毕筱刚、周宇麒、朱建芸结合武汉抗疫经验,因地制宜,短期内制定并完善了近20个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细化标识、优化工作路径,全面加强患者救治和医务人员院感防护管理。

“我们负责的是普通病区,严格按照医疗专家组的要求,规范诊治患者,这一点很重要,另外,就是密切监测每一名患者病情的变化,一旦出现重型和危重型的苗头,立即组织省、市专家会诊。”曹红说,每名患者都给予了充分的氧疗,以及俯卧位通气。

“此次感染的患者是德尔塔变异病毒株,病情加重很快,特别是在老年患者里,病情普遍比去年的患者要重,这在我们预料之中。”曹红坦言,此次广州成功抗击本轮疫情有赖各方的支持,包括国家、省、市医疗专家组的指导。医护人员给予每一名患者最优的治疗和护理,最后全部康复出院,“大家都平安,真好!”他笑说。

“在各自的战场,一起努力过”

参与抗疫工作以来,曹红与几百名医护一起,酒店、病房两点一线闭环管理,“快一个月没见家人了,前几天得知儿子高考643分,上了重本线,好开心!”说起儿子,曹红眼圈竟红了起来,有点哽咽。

“心情十分激动,但还没机会与孩子击掌庆贺。”曹红表示,5月份广州出现疫情之后,作为感染科的医生,他一刻不闲,孩子紧张备考,自己一线奔忙,父子根本没有时间好好交流,欣慰的是,儿子懂事、独立,也理解医生的工作。曹红前两天终于有时间给孩子的班主任打个电话表示感谢,老师告诉曹红,高考期间,孩子不仅努力复习,还主动帮助班上同学调整心态、积极备考。“很不错。”他笑说,与孩子在各自的战场,一起努力过。

今年有两个高考生感染新冠后住进隔离病房,有一名在曹红所在的病区。“我进去工作时,他们已经参加完高考,当时病情也慢慢好转,处于很放松的心态,我在隔离病区与他们共享了拿到成绩的激动时刻,孩子们告诉我,感谢广州医护的照顾,在医院单人单间,医疗、生活服务无微不至,这次疫情对考试影响不大,成绩均达到他们的预期,很欣慰。”曹红说。

“为老年痴呆患者自制氧帐”

廖志新是中山三院岭南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此次是支援抗疫临时党委委员,临时病区护士长。他曾作为中山三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支援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同事评价他:“作为男护士,作为病区的护士长,他总是把最苦最累的工作留给自己,让同事们先休息,自己殿后。”

“护理的患者中,有名老人患了老年痴呆症,总是扯掉身上的氧气管、输液管,甚至还撕扯医护的防护服……”廖志新说,为帮助老人完成治疗,尤其是康复的重要一环——氧疗,他们想过用镇静、约束的办法,但这对老人的康复并不好。

于是,他与陈苑莉护士长商量,在市八医疗团队的配合下,购买了薄膜,为这名患者特制了“氧帐”,老人只需平躺,不需佩戴任何设备,就可完成氧疗,“用了几天后,他血氧终于稳定,达到康复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进驻病区之初,医疗队通过专业问卷等形式对所有患者的心理状况展开摸查,发现不少患者士气低落,有患者还处于抑郁状态,出现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廖志新与护理团队中的心理治疗师,一直为高危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充分利用智能化音乐治疗平台“粤心琴”帮助患者舒郁解困,在医护们的精心护理下,患者收获了笑容,为队员们送上了一封封感谢信。

“作为党员,我义不容辞!”

2020年除夕夜,作为广东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员,中山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李洪涛奔赴武汉汉口医院支援抗疫近两个月。广州本土疫情暴发后,医院需紧急组建医疗队支援市八,经验丰富的李洪涛毫不犹豫迅速报名,再次奔赴一线。作为病区的党支部书记,他始终身体力行,冲在最前线。

今年51岁的李洪涛已有28年党龄,还曾参加过抗击“非典”,“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又是一名老党员,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李洪涛说,本轮疫情以来,广州构建以市八医院为中心的集中救治平台,组建国家、省、市三级联合救治专家组,将医疗管理、重症、院感、呼吸、护理、精神、康复等专业精干力量有效融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实行精准施救,一人一策。

记者了解到,市八共收治166例确诊患者中,60岁以上的确诊患者有53例,占了31.9%;最高年龄95岁,经过三级联合救治专家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愈后均好。截至7月7日上午10时,中山三院医疗队在本轮疫情中接收的四个病区所有阳性患者清零,病区仅剩出院后康复观察者21人,病区共收治患者150例,无患者死亡,救治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市专家的高度认可。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甄晓洲 周晋安 ■图片:新快报记者 林里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